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是省、市着力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点工程。双合镇高度重视,始终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与打造“美丽廊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大成效。
↑整治前
↑整治后
截至目前,整治省道S273高铜线泗合段3公里、省道S297先庆深水尾村至合成永乐村8.5公里、省道S532(双和公路)双桥都蒲芦街村至深水尾村7公里,县道Y843洋吉线(吉塘段)2.5公里。
清理积存垃圾、建筑垃圾、杂物16处,4.6吨。清污、清漂、清淤、清障15处,8.8吨。治理废品回收站(点)1处,整治建筑工地建筑垃圾乱堆放5处,3.5吨。清理卫生死角20处,清理城市“牛皮癣”32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36处,120m²。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9处,153m²,拆除违规田间“看护房”5处,45m²。
省道S273(泗合段)平面图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部署谋划整治工作
根据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双合镇迅速部署落实辖区范围内的路域整治全面工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各线办分管领导、负责人、村委会书记为成员的路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多次召开镇班子会议,研究和落实镇内省道、乡道、村道的整治方案,列明细、定职责,将工作做实、做细;
↑双桥都村路段整治
↑合成村路段整治
突出重点、难点,“一路一案、一事一案”,分类治理
由于历史原因,双合镇道路规划建设开展较晚,层次不高,许多道路破村而过。例如省道高铜线穿越泗合村,村民临路乱搭乱建一些简易棚架、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等。而一些较为偏远地区,如合成村委会双马线等道路,环山而建,道路狭窄,两旁杂草丛生。
为此,双合镇对省道、县道、乡道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将沿线的生活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违规户外广告、农村看护房等内容,以图片加说明的形式下发至各直联干部和村委会,明确整治任务、整治节点和时限,责任到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文工作,制订“一路一案、一事一案”的工作方案,分门类推进整治工作的开展。
↑泗合村路段整治
固成果,补短板,完善道路整治长效管理制度
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双合镇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道路整治长效管理制度。针对目前镇内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高,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更好巩固前期整治的效果,采取以下措施补短板:
一是今年年初制订了《双合镇农村公路管养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职责;二是充分发挥村居自治组织作用,加大巡查力度,加强联防联动,切实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在村镇广场派发传单,村庄张贴宣传标语,通过微信、短信、广播方式宣传等,提高工作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至目前,已派发相关传单逾1200多份,发送微信、短信等信息逾百条。
↑工作人员入户派发宣传资料
↑工作人员入户宣讲有关政策,做好沟通工作
接下来双合将继续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抓落实,加强宣传等。
↑工作人员入户宣讲有关政策,做好沟通工作
1、根据公路管理相关条例:禁止在公路及公路用地上构筑设施、种植作物。根据河道管理相关条例:未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违反相关规定的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大家切勿以身试法。
2、根据鹤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鹤山市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的公告》,双合境内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道路中线两侧各):
省道S270双和公路 28.5米
省道S273泗合路段 21.5米
省道S273双合过境路25.5米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