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晚稻台风后病虫害防治意见
目前我市水稻生育期存在差异,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和孕穗初期,早插田块已抽穗。近期台风频发,伴随强降雨天气,雨后常出现高温晴热,高温高湿和叶片机械损伤易造成细菌性病害侵染;也利于稻瘟病、纹枯病发生,并加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为害。因此,需抓住晴天及时喷药,重点强化细菌性病害防控,尤其白叶枯病,兼防虫害,严防病害大面积扩散。其中,即将破口的早插田块,需争取在破口前 5-7 天用药,有效预防白叶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减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对功能叶和后续稻穗的直接侵害,为水稻稳产提供保障。
暴雨转晴后应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避免水稻根系长时间浸泡缺氧,同时清洗叶片泥沙,促进稻株生理恢复,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对于受淹严重长势较弱的,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
一、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 台风暴雨造成的叶片伤口是该病害主要的侵染途径,9月25日田间调查发现址山镇昆中村有5亩田块白叶枯病较为严重,其他部分田块可见轻发生。田间可见水稻叶片损伤较多,应尽早开展药剂防治,阻断病害扩大传播。
二、稻纵卷叶螟 轻发生。 当前稻纵卷叶螟的虫态呈世代重叠,在田间可见4-5龄幼虫卷叶为害,也见成蛾。需特别注意田块新卷叶的数量情况,及时防治。
三、稻飞虱 轻发生。 在9月25日田间调查,一般田块百丛虫量200头左右,为长翅型成虫,需警惕迁入。当百丛虫量超过1000头时,要及时防治。
四、稻瘟病 轻发生。 持续降雨和暴风雨,高温高湿容易使该病急剧增长。需特别注意田间新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防。
五、钻蛀性螟虫 轻发生,主要为二化螟和大螟,部分高发田块的枯心率高,越近破口期,发生趋势越严重,注意预防。防治时需确保药剂喷施到稻株基部(稻头位置)。
六、纹枯病 中等发生。伴随近期天气高温高湿,田间阴蔽,该病害发生程度正逐步上升,田间调查受台风影响倾斜的稻株发病较多,应及时开展预防工作,尤其密植田块,需要重点防控。
七、防治意见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住关键时期,实施科学用药。“桦加沙”台风过后天气放晴需及时施药,水稻即将破口的,必须在破口前综合防治一次,做到“早破口早施药”,已抽穗田块需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状况,必要时进行防治。如遇技术问题,请咨询属地农技部门。
建议农户选用持效期长、粘着性和展着性好的药剂,适时喷施。注意农药的轮换与交替使用,遵守安全间隔期。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3-5厘米,并保水3-5天,确保药效。选用药剂推荐亩用量如下:
病虫害类型 | 推荐药剂(选择一种) | 特殊说明 |
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 | 噻菌铜、噻霉酮、噻森铜、春雷霉素 | |
稻纵卷叶螟 | 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唑虫酰胺 | |
钻蛀性螟虫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多杀霉素、毒死蜱 | 确保药剂喷施到稻株基部(稻头位置) |
纹枯病 | 噻呋酰胺、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 | 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茎秆 |
稻飞虱 | 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烯啶虫胺、毒死蜱、烯啶·吡呀酮、吡蚜·呋虫胺 | |
稻瘟病 | 三环唑、稻瘟灵、嘧菌酯、春雷霉素、肟菌·戊唑醇 | 预防穗颈瘟需在破口前 3-5 天、齐穗期各喷 1 次 |
稻曲病 | 戊唑醇、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 | 水稻破口前 7~10 天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
跗线螨 | 螨危、哒螨灵 |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剂,每种病虫害只选一种药剂,添加农用展着剂,兑水60公斤均匀喷施,喷药后6小时内遇中雨以上要及时补喷。
注意保护环境,请自觉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文件下载:2025年鹤山市病虫测报第六期.doc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