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2008]第8期
                                                                                     二OO八年七月十八日

        2008年,我市落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有所放缓,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8.36亿元,增长19.11%,工业增加值在江门各市区排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46亿元,同比增长23.03%;其中:轻工业产值82.91亿元,增长15.66%;重工业产值46.55亿元,增长38.7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73.46亿元,增长26.02%,民营工业产值50.93亿元,增长22.61%;工业销售产值124.49亿元,增长27.99%,工业产销率为96.16%,增长0.38%。我市规模以上行业中,纺织业完成产值8.73亿元,下降11.98%;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20.03元,增长38.62%;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25.9亿元,增长42.96%;印刷业完成产值10.32亿元,增长19.65%;皮具及其制品完成产值9.47亿元, 增长1.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5.21亿元,增长69.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超过30%的镇有双合、鹤城、龙口三个镇。上半年拉动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因素有:一是大企业的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上半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以上,而且增长速度超过50%企业有:鹤山丽得电子有限公司、弗兰卡厨房系统有限公司、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鹤山德兴环球电缆有限公司、盈昌重道路沥青有限公司、鹤山世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半年产值增长超过30%。二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广东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门市美商环球铝业有限公司、豪山厨房器具(中国)有限公司、江门市豪爵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等9家,为我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上半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8家。工业用电量达到7.06亿千瓦时,增长7.33%。
       (二)房地产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5亿元,增长23.3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0.85亿元,下降34.6%,更新改造投资4.73亿元, 下降28.73%,其他投资6.89亿元,下降15.09%,房地产投资9.48亿元,增长4.04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1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投资9.8亿元, 下降16.89%,第三产业投资12.01亿元,增长1倍。
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完成房地产投资9.48亿元,增长4.04倍。商品房施工面积121.86万平方米, 增长1.04倍,商品房竣工面积6.49万平方米, 下降8.07%,商品房销售面积15.07万平方米,增长21.23%, 商品房销售额5.65亿元, 增长7.31%,商品房空置面积3.18万平方米, 下降52.39%。完成投资比较大的企业有鹤山碧桂园完成投资3.92亿元, 鹤山方圆房地产完成投资3.5亿元,鹤山坚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完成投资0.61亿元,鹤山银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完成投资0.46亿元。
      (三)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亿元,增长16.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31亿元,增长15.3%。其中:贸易批发业零售额6.69亿元,增长17.6%,贸易零售业16.62亿元,增长14.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上升11.95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73亿元,增长16.7%。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市民消费观念方式的转变,为住宿餐饮业带来大量客流,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的发展拉动我市住宿餐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财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466万元,增长39.64%,增长幅度在江门各市区排列第一位。其中:增值税增长36.64%,营业税增长9.29%,企业所得税增长69.74%,个人所得税增长31.95%。镇级财政收入31574万元,增长46.34%,财政收入增幅超过40%的镇(街)有沙坪、雅瑶、古劳、龙口、桃源、鹤城、共和、双合8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383万元, 增长34.43%。国税收入69807万元,增长34.79%,地税收入33460万元,增26.09%。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3.08亿元,比年初增长11.7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3.97亿元,比年初增长19.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08亿元,比年初增长8.10%。
      (五)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食品支出增大
       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79元,增长7.9%;月人均消费性支出832.01元,增长7.9%,其中食品支出440.76元,增长26.4%,医疗保健33.62元,增长24.7%,交通通讯支出人均达120.66元,增长0.3%,受取消城镇居民免收义务阶段学杂费影响和旅游消费支出减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月人均支出46.08元,下降40.9%。


        二、经济运行中的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从整体上看,全市国民经济呈稳定发展态势,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工业投资回落
        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3.7亿元,增长12.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和餐饮业占第三产业近40%的份额,计算用省局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7.1,在外用膳食品价格指数109.8,由于物价指数高,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11%,住宿和餐饮业下降主要原因是星级住宿业营业额下降19.8%。
        虽然全市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2.39%的增长,但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16.89%。减少的原因受用地指标的制约,上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亿元,完成最大的是鹤山丽得电子有限公司完成9000万元,其余的项目完成额都在5000万元以下,显示完成投资额大的项目少。
        (二) 物价上涨和汇率的变动的影响
        我市企业以出口型为主,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的制鞋、纺织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鹤山恒达鞋业有限公司、鹤山市雅瑶增兆鞋厂、鹤山冈荣鞋底厂、鹤山市胜发鞋业有限公司等制鞋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纺织业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上半年产值下降11.98%。
      (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
        上半年城镇居民月人均食品支出440.76元,增长26.4%,恩格尔系数为53%,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显示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四)房地产投资与销售不匹配
        上半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1.86万平方米, 增长1.04倍,从3月份到6月商品房竣工面积停留在6.49万平方米,没新增加的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增幅逐步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至6月分别为82.9%、47.19%、77.4%、21.23%;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至6月分别为37.47%、21.17%、46.22%、7.31%。
      (五)工业用水紧张
由于近年两年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8.72亿元,这些投资大部分已投入生产或完成基建,所需用水量大增,当前的管网未能跟工业发展的需求。龙口、鹤城、共和三镇用水问题尤为突出。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针对用地紧张加快处理闲置土地的步伐。对已立项并取得土地,但仍未动工的投资者,加大追查力度,对那些有计划的投资者采取积极协助限期投入,对没计划投入或没能力的投资者加大土地的处置力度。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投资者,鹤城镇的牛力机械有限公司进驻原来的刘氏胶厂,占里欣得食品有限公司进驻原来的佳能织带,桃源镇的万年家具进驻原来高雅包装。通过引进优质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二)促进原有企业做大做强
      在当前土地审批严格限制的形势下,上半年鹤山丽得电子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弗兰卡厨房系统有限公司、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原有企业的扩大生产能力,对促进我市工业发展起到稳定的作用。今后将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协助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等品牌战略。
      (三)抓好节能和减排工作
       我市产业以制造业为主,金属制品、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大。对新引进项目把好节能审查关,对原有能耗大的企业,产能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限期整改和关闭。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清查力度,重点清查污染大、纳税少的企业,限期整改达标,限期不能完成采取关闭措施。对重点企业采取工程减排,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继续抓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四)提高农民增收的力度
       落实各种支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培育农民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