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民生,健康最大。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凝心聚力,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机构“软硬件”持续升级,更好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的就医需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依托与省三甲医院的党建结对共建、“组团式”帮扶,推动县域医疗发展。在省下沉的优质医疗资源杠杆作用下,我市在学科建设、技术提升上取得突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市人民医院联合打造“鹤山市乳腺肿瘤中心”,带动该院乳腺外科门诊接诊量同比增长59%、乳腺外科手术量同比增长65%。市中医院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帮扶下,相继成立康复科等九大专科,成功创建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2个和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近年来,省级医院帮扶带动我市先后开展百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鹤山医疗服务空白。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省级评审。市人民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并获省2023年度胸痛中心质控先进工作单位。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市中医院医共体分别以第二、第四的名次获评2023年度省县域医共体药事管理先进医院。
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建设,持续发力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创建了“健康乡村,医路有你”等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医疗工作融合,市级医院组织党员专家深入基层,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知识培训,为村(居)群众提供健康宣教,促进党建与服务提升互融互促。总院落实“医共体”联合病房、联合门诊建设,成立“名医导师团”,总院党员骨干长期驻点分院,担任学科带头人,全面参与分院专科建设。同时,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学习平台,下沉省、市医疗技术,“线上+线下”实现对分院诊疗技术、人才培育的“输血和造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医防融合。成立管理网络化、服务片区化、责任一体化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对全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分片分标管理,形成“县级专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的网格化慢病管理服务模式,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优势织密群众健康“防护网”。打造“医心为民,岐黄护健康”党建品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结合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契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全市11家医疗机构均建有标准化的中医馆。市中医院投入资金高规格建设的治未病中心达3A级水平,针对各类人群体质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建成江门地区首个医院自主建设的智慧中药房,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系统,中医院医共体内已经实现中药处方流转,为群众提供中药代煎和鹤山市内免费快递到家,实现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升级转变。做实做细中医药健康服务,定期组织护理团队入社区、校园、乡镇进行中医护理巡回义诊,成立八段锦表演队,利用下乡、进校园、健康宣教、医师节等表演八段锦,传承中医文化,让中医药文化惠及千家万户。
附件:
相关稿件:

政务微博
鹤山政府网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9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