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积分制管理”成为党组织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的一项创新实践。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基层党员综合素质,提升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推动乡村振兴,桃源镇党委以蟠光村等行政村为试点,推行“积分制管理”已有一年多。积分制以家庭为单位,党员、村民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做一件好人好事,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村党组织定期公示党员、村民的积分情况 ,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户、最美家庭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同时,村民还可根据获得的积分兑换大米、洗洁精等生活用品。自从实行“积分制管理”后,蟠光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员们主动带头整治脏乱差,村民们纷纷发挥主人翁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实行“积分制管理”,村民相互比、互相看,自我要求、自我约束明显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愿更加强烈了。
为深化推动“积分制管理”,引导更多党员、村民自愿自觉参与到基层自治工作中来,桃源镇党委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市场要素和社会资源,不断扩充和完善“积分制”的应用场景。鹤山农商银行成为桃源镇党委丰富“积分制管理”应用场景的首个合作单位。针对已实行“积分制管理”的蟠光村村民,桃源镇党委联合鹤山农商银行推出了积分制差异化授信产品,即同一类贷款产品,村民可根据积分高低享受不同的贷款服务,如积分高、排名靠前的村民贷款将获得较高的贷款额度及更优惠的贷款利率等。
李灿荣(化名)是蟠光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蟠光村积分最高的村民,急需资金扩大鱼塘规模的李灿荣在了解积分制差异化授信的新应用后,主动联系起了村党总支部和鹤山农商银行,提出用自己的积分进行贷款的想法。“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银行核实了资料后,立马就说可以给我提供10万元的信用贷款,比普通村民贷额度多出100%!”
鹤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与李灿荣合影
蟠光村另一位积分名列前茅的村民李一福(化名)也尝到了“甜头”。由于工作需要,李一福急需买车,精打细算的他说:“听说能凭家庭积分在鹤山农商银行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我立马就申请了,等银行核实资料后,我就能圆我的买车梦。我算了一下,积分贷款每年可为我节省利息超10%!”
据悉,桃源镇党委对“积分制管理”应用场景的多元探索并未就此结束。为深化政银合作、共促乡村振兴,今年11月,桃源镇与鹤山农商银行已经达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江门市内试点推广“政府积分制+银行信用村”乡村治理新模式,即在推行积分制的行政村同步推行信用村,引入金融政策深度支持“积分制管理”,建立可持续“积分制”长效保障机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了切切实实的抓手。
桃源镇“政府积分制+银行信用村”先行示范点揭幕仪式
桃源镇蟠龙村信用村整村授信签约仪式
“政府积分制+银行信用村”模式的首阶段,桃源镇党委联合鹤山农商银行以蟠龙村为试点,为实行“积分制”的蟠龙村提供整村授信。符合条件的村民,鹤山农商银行将会以家庭为单位给予5万元基础额度的免抵押贷款,同时也将根据积分高低进行差异化授信、定制积分制专属存贷款产品,村民兴产业、谋发展有了好助手。
桃源镇党委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构建党建引领下“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结合“银行信用村”以信用免抵押的优势,探索出“积分制管理”新路径,成功破解了村级组织号召力趋弱、村民主体缺位、民主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在镇党委和行政村党组织的主导下,逐渐形成了居民群众争积分、比贡献、抢着干、兴产业的可喜局面,有效解决了解决农户等经营主体信用评级难、有效抵押不足等融资堵点,完善信用评级与共享机制,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为推动党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积极有效的探索意义。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