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鹤山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与一名退伍老兵的日常接待交谈中,得知了这样一件事:老兵有一名宅梧镇的战友张照财,1977年入伍,1982年在部队病故,张照财入伍前,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廖女士改嫁到了江门开平市,几十年来廖女士和她的家人认为张照财病故时她已经改嫁到了开平,应该不属于病故军人遗属,所以一直也没有向政府申请待遇,如今她已经86岁了,没有退休金或别的收入来源,身体和精神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生活难以自理,战友们知道后心疼,就让老兵帮忙向政府部门咨询一下有没有政策可以给予廖女士一点帮助。
听完老兵反映的情况后,接待人员马上向业务股室咨询,业务股室工作人员按政策明确,生母属遗属范畴,即便是改嫁了,如果老兵的说法属实,廖女士是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由于廖女士的户籍在开平,就算符合条件她也要到开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鹤山方面能做的是核实张照财的病故军人身份以及协助调查他与廖女士的母子关系。
由于档案保管得当,工作人员不久便在档案室查找到张照财的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和通知书。找到病故军人证明材料,下一步就要核实张照财和廖女士的母子关系,接到市局的协查通知后,宅梧镇、下沙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来到张照财生前自然村细致走访,一番调查后,张照财和廖女士之间的母子关系得到证实。核查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联系开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他们详细通报了有关情况,接着按要求把张照财同志的病故军人证明材料以及他与廖女士的亲属关系证明转交过去。

近日,从开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廖女士的病故军人遗属身份已经确定,定期抚恤金的申请也已审批通过。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一个月来悬在工作人员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为病故军人寻亲这项工作也许不算什么丰功伟绩,却是我们真心实意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附件:
相关稿件:

政务微博
鹤山政府网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9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