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2010年鹤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围绕建设岭南特色宜居城市目标,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齐心协力,使全市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顺利完成2010年各项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0.62亿元,增长1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9.8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58.12亿元,增长9.9%。三大产业的比例是7.9:55.9:3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38元,增长11.7%。全社会用电量为21.85亿千瓦时,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用电10031万千瓦时,增长6.5%,农村居民用电9537万千瓦时,增长10%。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人均GDP年均增长12.9%。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6%。失业职工免费职业培训9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225人,培训后转移就业5540人,外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858人。

    年末全市私营企业2904户,注册资金48.56亿元,分别增长15.5%和25.3%;个体工商户18226户,注册资金4.90亿元,分别增长9.7%和20.9%。全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62%;实现产值186.18亿元,增长39.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上涨3.1%。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累计上涨3.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5.8%。

[NextPage]

二、  农      业

    2010年农业总产值22.47亿元,增长4.7%。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8.14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0.97亿元,增长43%,畜牧业产值9.61亿元,增长3.6%;渔业产值3.49亿元,增长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6亿元,增长1.1%。全年农业增加值12.27亿元,增长7%。

    粮食种植面积28.51万亩,增长12.8%,总产量9.39万吨,增长15.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4.96万亩,增长12.8%,总产量8.33万吨,增长17.5%;蔬菜复种面积18.74万亩,增长2.9%,总产量23.65万吨,增长2.7%;花生种植面积2.57万亩,增长1.9%,总产量0.48万吨,增长5.0%;水果产量0.89万吨,增长7.6%;水产品产量3.66万吨,增长4.2%;肉类产量5.04万吨,增长4.8%,其中猪肉产量4.11万吨,增长5.8%。

三、  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6.93亿元,增长27.1%,其中民营工业产值186.18亿元,增长39.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208.74亿元,增长16.4%;重工业产值198.19亿元,增长40.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0.75亿元,下降20.8%;股份制企业173.36亿元,增长37.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218.14亿元,增长19.4%;其他经济类型14.69亿元,增长46.5%。工业销售产值384.10亿元,增长33.3%。工业产销率为94.39%,上升1.1个百分点。我市规模以上重大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51.29亿元,增长26.8%,占总产值比重为12.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48.61亿元,增长27.2%,占总产值比重为11.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52.87亿元,增长37.5%,占总产值比重为13%;印刷业产值31.20亿元,增长7.3%;皮具及其制品完成产值21.53亿元,增长13.4%;纺织业产值22.86亿元,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超过30%的镇有龙口、鹤城、址山三个镇。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6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企业有4家,亿元产值的企业86家,比上年增加19家。工业用电量达到17.50亿千瓦时,增长18.5%。

    “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1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2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1.80万平方米,增长17.4%。房屋竣工面积68.93万平方米,下降25%。

[NextPage]

四、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77亿元,增长24%。按投资结构分,基础设施投资27.04亿元,增长31.8%;其他投资33.15亿元,增长28.1%;房地产投资24.58亿元,增长1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4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9.68亿元,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53.67亿元,增长17%。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4.58亿元,增长12%。商品房施工面积221.89万平方米, 增长16.7%;商品房竣工面积68.94万平方米,增长18%;商品房销售面积73.44万平方米,下降7.1%,商品房销售额44.08亿元, 增长23.9%;商品房空置面积9.4万平方米,增长64.9%。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

 

五、 交  通  运  输、邮  电

    2010年全市改建、扩建地方公路77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1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38.1公里,高速公路70.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12公里。江肇高速、广珠铁路、佛开高速扩建工程鹤山段等工程全面推进,其中江肇高速已实现通车。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384万元,邮政业务收入3217万元,邮路长度3359公里,年末邮政所15所。全市电话用户约61.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2万户,移动电话49.2万户。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约4.5万户。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0919辆,新增4528辆,其中小型汽车27101辆,新增4233辆。年末全市摩托车保有量15.05万辆,新增1.49万辆。

六、   国  内  贸  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6亿元,增长16%。按行业分,贸易批发业零售额8.13亿元,增长21.5%;贸易零售业72.63亿元,增长15.2%,以上两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0.52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16.18亿元,增长17.5%。按所在地分,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58.48亿元,增长15.7%;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38.99亿元,增长16.5%,两者分别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和6.6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4%。

 

[NextPage]

七、  对  外  经  济  和  旅  游

    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17.38亿美元,增长26.4%。按贸易性质分,一般贸易出口6.10亿美元,增长25.5%;加工贸易出口11.29亿美元,增长26.9%。按企业性质分,民营企业出口3.53亿美元,增长27.2%;三资企业出口13.85亿美元,增长26.2%。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总值8.11亿美元,增长41.6%;印刷品出口总值3.05亿美元,增长7.4%;纺织品出口总值2.13亿美元,增长12.3%;鞋类出口总值0.82亿美元,增长32.9%。主要出口地区中,北美洲出口总值4.91亿美元,增长20.6%;欧洲出口总值4.38亿美元,增长13.5%;香港出口总值4.18亿美元,增长46.1%。全年外贸进口总值4.81亿美元,增长25%。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0亿美元,增长7.7%。新批企业数15个,增资企业数1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0.42亿美元,增长69.9%。

    全年经我市口岸出入境的游客达6.47万人次,其中出境3.05万人次,入境3.42万人次。全年我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19.08万人次,海外游客(含港澳台)人数15.76万人次。星级饭店5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478间。名胜风景区3个。

[NextPage]

八、 金 融 财 政 和 保 险 业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84亿元,增长30.1%,增幅居江门市三区四市第二位。其中:增值税增长16.1%,营业税增长27.2%,企业所得税增长45%,个人所得税增长41.7%。全市镇(街)财政收入完成7.61亿元,增长23.4%,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1%。全部镇(街)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且增幅超过双位数。沙坪街道财政收入超2亿元,增长20.2%,占了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0.2%。国税收入15.32亿元,增长30.4%,地税收入9.15亿元,增长24.2%。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5.64亿元,比年初增长1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28亿元,比年初增长12.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4.41亿元,比年初增长30.7%。

表1: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指  标  名  称

2010

比年初增长%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15.64

16.7

其中:企业存款

50.38

25.4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14.41

30.7

其中:短期

33.22

29.9

中长期

76.96

29.0

    全年各险种保费收入达60023.42万元,增长30.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10084.73万元,增长11.4%,人寿保费保险收入49938.69万元,增长35.3%。

[NextPage]

九、    科   学   技   术

    2010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近 500 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项、江门市级科技立项4项,组织实施本市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创建江门市级工程中心2家和江门市级专业镇1个。全市累计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5.22亿元。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05项,专利申请授权量396项,其中发明18项。

    全市年末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977人,其中中级职称3859人, 增加203人,高级职称增加46人。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教育支出2.75亿元,增长25.1%。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市义务教育补助资金2811万元,受惠学生近4万人。全部镇(街)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市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1023人,其中本科生176人,大专847人,在校教师35人。职业中学1间,在校学生3040人。普通中学15间,在校学生24995人。小学42间,在校学生30207人。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合计58242人。全市幼儿园62间,在校学生1574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 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6%。普通高中毕业人数2912人,已升学人数2693人,其中:本科1547人,专科1146人,升学率达92.5%。

 

    全市有艺术团体3个,广播电视站10个,电影院2个,放影场次3159次,观众达40.4万人次。全市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8.7万册,其中古籍308册。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档案藏案量3.3万卷,资料1.26万卷册,藏案量2.39万件。

    全市有医院、卫生院14间;卫生机构床位810张,其中等级医院床位612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339人,卫生技术人员有1018人,其中:执业医师386人,执业助理医师115人,注册护士652人,药剂人员96人,检验人员52人。全市卫生站128个,卫生站总人数19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人数26.15万人。

 
    全年举办各类运动会共26次,参赛运动员共计6.6万人次,其中鹤山市第三届机关运动会是我市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体育盛会,全市共有73个代表团,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四大项目的竞赛。全年参加全民健身17.2万人次。

十一、环保、市政、气象和安全生产

    2010年全市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65亿元,环保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3%。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83.46%,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5.5%,工业粉尘排放量达标率90%。全市市政道路235公里,道路面积395万平方米,下水道长度273公里。全市园林绿地面积704公顷。全市现有公园10个,公园面积158公顷,游人量超33万人次。市供水公司综合供水能力16.21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5918万吨,售水量4888万吨,其中工业用水3242万吨。年末供水管道长850公里。年末城区路灯11813盏,建城区面积19.93平方公里。

    全年总降雨量1823.3 mm,比去年同期增加210.1mm,最大日降雨量67.8mm (4月22日);年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6.7℃(7月5日),最低气温3.6℃(12月17日);年日照时数1689.3小时。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数74辆,全年实有公共汽车客运量563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105辆。

    全年火灾事故19宗,火灾受伤1人,火灾损失金额130.75万元。全年交通事故325宗,交通受伤人数475人,交通死亡人数49人, 交通事故损失金额34.4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1;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7。

[NextPage]

十二、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户籍人口总户数108898户,年末户籍总人口366295人,平均每户3.36人,其中沙坪街道109523人。全年出生人口入户4028人,人口出生率为11‰;死亡人口2882人,死亡率7.9‰。全市净增加1230人,自然增长率3.3‰。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3元,增长10.2%。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2266元,增长11.1%。按大类分,食品类支出5509元,增长6%;衣着类支出606元,增长9.9%;居住类支出1618元,增长65.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680元,增长7.2%;医疗保健类支出564元,增长6.4%;交通通讯类支出1648元,增长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58元,增长7.7%。全年农民人均收入8602元(农村调查统计口径),增长10.5%。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收入25810元,增长8.8%。

 
    年末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共15729人,其中机关事业4301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86619人,失业保险73926人,基本医疗保险职工78732人,工伤保险职工83996人,生育保险职工7392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8865人。

    全市敬老院11间,社会福利院1间,共有床位数612张,收养人员361人。社区服务设施26个。散居供养497人。集体供养资金162万元。年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31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0元/月。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59户797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077人。落实保障资金1222.2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数据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口数据以公安户籍人口计算,常住人口为江门市统计局反馈数据。

    3、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江门市统计局反馈数据作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