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市有一座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红旗渠,其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更是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高鹤县(今鹤山市)龙口镇,也有着一条承载地方历史与荣耀的“红旗渠”,它的名字叫南北渠。
鹤山红旗渠 欧蕊荣摄
1966年,鹤山市龙口镇人民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决定在山野丘陵中修筑灌渠从四堡水库引水灌溉,当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佛山地区水利局闻讯也给予大量资金和器材支持,并派出了技术人员予以援助。
据《鹤山县水利志》记载,鹤山市南北渠工程总投资约300万元,除了修渠的原材料是国家提供的,工程由龙口公社组织村民们约20万人次参与建造。
工程分南北两渠施工,全长34.5公里。北渠始建于1966年,从四堡水库北面引水,经过龙口镇五福、湴蓼、三凤、中七村以及古劳镇下六村,最后到达古劳镇连城村,渠道全长19.5公里,1971年完成多座附属建筑物,1974年重修,灌溉面积达2万多亩。南渠则是从1973年冬天开始动工建设,1980年建成,通水总长15公里,从四堡水库北面引水,经过龙口镇五福、三洞、那白、青文村,最后到达桃源镇龙都村委会,灌溉面积达1万多亩。
“高鹤人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真是战天天低头,治水水让路……人民群众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1969年12月25日的《南方日报》,以《愚公移山画新图--记高鹤人民以跃进步伐改变山区面貌的光辉事迹》为题对鹤山龙口镇南北渠的建设作了专题报道。
在几乎没有机械化施工设备的年代,鹤山市龙口镇人民靠着肩挑手挖,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14年建成了属于鹤山的“红旗渠”。
南北渠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业发展条件,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2010年,鹤山市投资3000多万元对南北渠进行全面改造。原灌区改造项目总计衬砌干、支渠长27.677千米,新建、重建、维修加固渠系附属建筑物155座。
伍建军摄
如今龙口镇南北渠已列入地方保护文物,由龙口镇政府进行管理和维护,总设计灌溉面积共2.55万亩,南渠灌溉面积0.68万亩,北渠灌溉面积1.87万亩,其中北渠覆盖到龙口镇五福、湴蓼、松岗、三凤村,南渠覆盖到龙口镇三洞、那白村。目前,南北渠依然承担1.8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灌渠上的潺潺奔流还在延续着鹤山治水兴农的水利故事,更激励着当代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