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至9日,全省水经济座谈会在江门鹤山召开。8日下午,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鹤山澜石水库来苏山水人家、青年水库源林生态乐园2个水经济试点项目;9日上午,省河长办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陈仁著主持召开广东省水经济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省水经济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江门市及佛山市就全域水经济试点工作进行汇报发言,鹤山源林生态乐园等5个试点项目代表和3名专家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交流研讨。最后,陈仁著作总结讲话,肯定了一年半来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对下一步工作作部署安排。值得一提的是,陈仁著副厅长对江门市水经济现场调研和试点项目实施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江门市高度重视水经济工作,着手早、规划细、项目多,现场参观点建设成效出人意料,效果非常好,先行先试经验做法给其他地市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全省水经济座谈会议在江门鹤山顺利召开
做活“水文章”,答好“生态卷”。自成为省级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以来,我市紧抓这一历史机遇,以机制创新、资源利用和项目牵引为抓手,全力推动水经济新业态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江门作经验分享发言
一、以改革创新推动水经济多元发展
在推动水经济发展上,我市敢于先行先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水生态向水经济转化的新路径,通过规划引领和水权、河权改革等工作创新,不断探索水生态向水经济转化的路径,让“生态好水”成为“金融活水”。
“我们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摸清水经济‘底子’,编制并印发了《江门市水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水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从“水+农业”“水+工业”“水+交通”“水+文旅”“水+金融”等7大水经济新业态入手,系统梳理谋划了90个、投资400多亿元的项目库,重点引导培育大水面生态养殖、优质水利用、涉水文旅、水上精品游线、水上运动、水科技发展等产业。同时,结合《规划》的落地实施,开发“邑起亲水圈”水经济推介小程序,展示推介优质涉水招商项目、水产品等,以“一张图”的形式进行“招商引流”,不断提升江门水经济的“人气”“财气”。
江门市还积极探索河权改革,实现以水养水。鹤山市在全省率先推进河道、水库经营管理权改革。
二、以活化利用打响水生态特色名片
利用近年治水成果和盘活水利存量资产推动水生态优势向水经济效益转化同样是做活“水文章”关键一招。
其中,江门市结合碧道建设,在构建生态滨水空间的同时,充分挖掘沿线及周边资源,引入水经济新业态,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江门工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通过对沿河工业遗址实施修缮改造,引入文旅文创、轻餐饮、水上运动等新业态,推动工业遗址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其中,投资达5亿元的西江美岸文创园项目,以原有旧水泥厂、旧办公楼为基础,规划建设西江游艇会、江岸摩天轮、江边轻餐饮、非遗展馆、花园酒店等业态,打造大湾区滨水城市会客厅。
在水库资源的利用上,我市同样不遗余力。澜石水库来苏山水人家、青年水库源林生态乐园等项目,不仅盘活了沉睡的资产,还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增收致富。
三、以项目牵引促进水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水资源禀赋,我市正积极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以项目牵引促进水产业集聚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