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来,鹤山持续锚定为企“减负增效”目标,在江门地区率先出台《鹤山市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全市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
全面减少涉企检查,努力实现“无事不扰”。实施“综合查一次”,按照“能联尽联、应联必联”的原则整合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压缩比例达61%,减少重复或不必要的检查。今年以来,全市17个执法主体牵头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任务实施率达85.96%,对开展了“综合查一次”的企业年内不再单独进行同类现场检查。1-10月,涉企执法检查对象数、次数同比下降50.69%、50.77%,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出台《鹤山市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管理办法》,动态筛选占全市企业10%的约1500家信用状况优良企业纳入行政检查“白名单”。落实执法检查事前告知制度,对5844家经营主体在实施检查前予以提前告知,引导市场主体确立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营造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创新柔性执法方式,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行“首违免罚、小错免罚”,避免不加区别采取“顶格处罚”或停产停业、责令关闭等滥用行政裁量权的措施。如市市场监管局对初次违法且案发后及时改正违法行为,不存在主观故意、违法行为轻微的某公司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推动该公司退还多收费用与滞纳金共计20.81万元,通过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既有效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又为广大市场主体降低经营成本。1-10月,全市涉企行政处罚案件数同比下降了26.24%,作出减免罚决定的案件共有1413宗,减免罚金额达839.41万元,本级财政非税罚没收入同比下降55.66%,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
紧盯重点执法领域,持续纠治突出问题。制定鹤山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组建包括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九大领域18个单位在内的工作专班,强化工作部署,通过系统梳理、问题查摆、案卷评查以及定期会商研判的方式压实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主体责任,纠治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随意检查、过度执法等突出问题。创新联动监督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卷评查等方式深度衔接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检察监督,集中研判并反馈行政执法监督提醒函21份,让问题纠治更有力度。推动执法单位抽查执法案件872宗,纠正违规执法14件。
坚持源头风险防范,提高涉企服务水平。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如市卫生健康局探索建立执法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或线上报告等方式跟踪问效,形成管理闭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涉企安全上门排查,为生产企业消除安全隐患。市应急管理局组建“应急先锋队”安全专家公益服务团,将执法与普法相结合,提升企业安全意识与法治素养。出台《鹤山市政法机关亲商服务指引》,全市政法机关累计解决涉企纠纷4033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9.23亿元,派发“警(检)护企联络卡”4000余张,实现全市778家规上企业“全覆盖”,为逾500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
下一步,鹤山将继续大刀阔斧开展涉企执法改革创新,将减少涉企执法检查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以点带面为鹤山企业营造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
附件:
相关稿件:

政务微博
鹤山政府网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9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