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范围
鹤山市域中部“一城三镇”,即鹤山工业城、共和镇、鹤城镇、址山镇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达347.11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
打造“三区”,即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区、鹤山市域副中心和产城发展示范区。
近日,记者从鹤山市规划局网站了解到,在鹤山市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广东省加快珠江西岸振兴发展的新机遇、落实江门市“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总体部署的背景下,鹤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鹤山片(一城三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打造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区、鹤山市域副中心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建议通过实施产业升级扩容、城市集合强心和产城融合互促等战略,补齐鹤山及江门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短板,实现国际合作区鹤山片(一城三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规划》草案正进行公示。
规划总面积达347.11平方公里
据了解,此次规划涉及的范围为鹤山市域中部“一城三镇”(鹤山工业城、共和镇、鹤城镇、址山镇)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达347.11平方公里。
《规划》显示,目前共和镇、鹤城镇、址山镇三镇共有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5.33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用地面积为298.0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77%;工业用地面积为1688.0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66.63%。同时,三个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及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增长缓慢,并以中低端服务业为主,缺乏金融保险、研发等高端生产服务功能,服务能力较弱。
为完善鹤山城乡空间结构,根据《规划》,规划范围内将形成“三轴四片区”的城乡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三轴”为沿325国道发展轴、沿270省道发展轴、沿新开公路复线发展轴,“四片区”则包括西部生态旅游区、鹤城-共和一体化片区、东部生态农业区和址山片区。
在镇村职能类型规划方面,《规划》展示了鹤山“一城三镇”发展成为“新中心”和“新市镇”的设想。其中,“新中心”指为位于鹤山工业城C区南部规划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服务核心,将重点发展会展、酒店、教育科研、文化、医疗等产业服务和公共服务;“新市镇”建设上,共和、鹤城、址山三镇镇区将重点发展镇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镇级公共服务中心;云乡原区域将打造成为现代化生态旅游及休闲度假小城镇。
规划预测,至2030年,鹤山“一城三镇”将形成3个10万人以上城镇组团,1个5-10万人城镇组团,1个1-5万人城镇组团,常住人口规模将达49-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47万人。
重点打造“三区”
依据《规划》,此次规划的发展定位为打造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区、鹤山市域副中心和产城发展示范区“三区”。
为实现这一发展定位,《规划》从用地布局、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等方面对鹤山“一城三镇”的发展规划给出了指引。
用地规划布局方面,将统筹生态廊道保护、产业区块建设、区域交通对接、城镇发展布局等多方面,构筑“一心三板块、三轴多组团”的功能组织结构。
其中,“一心”即共和西部国际合作区主中心,位于鹤山工业城C区南部,将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创意文化、文化娱乐、酒店餐饮、行政办公、职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化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服务核心;“三板块”分别为鹤山工业城东板块、鹤山工业城西板块和址山板块;“三轴”包括沿325国道发展轴、沿270省道发展轴、沿新开公路复线发展轴;“多组团”则指在各功能板块内部形成多个功能组团。
在交通系统规划方面,《规划》透露,将完善江鹤高速公路的建设;拓宽佛开高速公路,按双向八车道标准进行扩建;积极推进江罗、新高等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新建新台高速公路北沿线,设计时速120km/h,建设标准为双向六车道;优化高速公路出口设置,作为规划区内的主出入口;远期预留佛开高速公路与外环快速交叉口作为出入口。同时,将预留江肇高速铁路通道、广珠铁路支线通道和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支线通道。
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上,依据《规划》,将构建区级-镇级-村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计划以共和西部新中心为重点,结合体育休闲特色服务中心和云乡旅游特色服务中心,完善面向规划区及周边城镇的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同时,结合现状镇区,重点完善面向本镇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口规模与分布,打造村级和工业邻里公共中心,完善面向村民和产业工人的日常公共服务设施。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