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粮食专家田间“把脉开方”,助力沉睡粮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牛、牛产粪、粪还田,把撂荒地变良田,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这是江门市鹤山市龙口镇正在打造的复耕复种模式之一。

  鹤山市历来是广东省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短缺及剩余劳动力年龄老化、土地碎片化严重,粮食生产等农业发展受制约,“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显现。

  近日,受鹤山市农业农村局和龙口镇人民政府邀请,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广,原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王子明深入龙口镇多片复耕地,为复耕复种工作现场“把脉开方”,助力“沉睡田”蝶变为粮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已处理165000634268601.jpg

  专家下田查看玉米长势。赖莹榕摄

  玉米秆变废为宝养肉牛,循环农业有可为

  走进鹤山市旺牛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牛世家公司”)的养殖基地,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肉牛正悠然地咀嚼着饲草料。“这些甘蔗尾叶青贮饲料都是从外省运过来的,由于体积大、比重低、距离远,一吨饲料就得花六百块钱运费。”该公司负责人温伟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已处理165000634268902.jpg

旺牛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受访者供图

  因此,该公司设想发动农户在撂荒地上种植鲜食玉米,鲜果穗上市销售,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鲜穗收获后的秸秆是优质的青贮饲料,亩产量在1吨以上,公司有偿收储作为牛饲料,实现粮食作物生产高收成;秸秆经肉牛过腹消化后产生的排泄物是优质的有机肥,使秸秆变废为宝,还节约养殖饲料的物流成本,是一条两全其美的循环经济的致富路径。

已处理165000634268803.jpg

  专家(左二、左三)进肉牛养殖场指导交流。赖莹榕摄

  温伟文介绍,该模式如果可以落地,不仅能为公司、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力推进了撂荒地利用,减少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与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实现多方获益。

  这个想法得到了龙口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龙口镇党委书记温启胜介绍,去年8月以来,龙口镇借助旺牛世家公司肉牛养殖项目的技术支持,以“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统筹推进各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已处理165000634268604.jpg

  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受访者供图

  “一方面,镇政府发动各村委会积极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并加强与旺牛世家公司的沟通,达成复耕复种合作意向,并负责集约、平整撂荒地。”温启胜介绍,“另一方面,旺牛世家公司负责农作物的种植和技术指导,动员辖区内农户参与撂荒地的种植工作与后期维护。”

  去年年底,镇政府平整好中七村内的连片撂荒地后,旺牛世家公司便种上了玉米。但由于种植季节不合适、耕种与管理质量不佳、缺乏科学种植技术等原因,中七村数十亩复耕种植的玉米因生殖期遭受持续寒潮天气等影响,基本绝收。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真没想到,种地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呢!”温伟文感慨道。

  “抓农时很重要,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应避开寒潮,及时施肥。这片玉米地应该起高垄、建深渠,缩短垄间距至1.3米,提高种植密度至少30%。”两位粮食专家查看了该公司在中七村和沙云村复耕地的作物生长情况,提出撂荒地复垦应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复垦后再撂荒的出现。此外,由于撂荒地的恶性杂草丛生,红火蚁等及地下病虫害严重,需要加大力气整治。

  已处理165000634268705.jpg

两位专家查看复耕地作物生长情况。伍思懿摄

  在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中,龙口镇除了探索以鹤山市旺牛世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政府+公司+农户”模式以外,还探索了以鹤山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乡贤+产业”模式。

  据了解,去年10月,三洞村发挥乡贤的示范带头作用,成立了鹤山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统筹整合辖区撂荒地,种上了番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镇政府的引导下,该村还计划结合周边项目,致力于打造产、学、研、旅于一体的产业振兴项目。然而,由于农田丢荒多年,三洞村复耕地受到红火蚁等病虫害的严重侵染,杂草野蛮生长。

  “这片地本来种的是番薯,因种植失败后无人打理,现在才过了两三个月便已经杂草丛生了。”社员表示,他们尝试对症下药却收效甚微,种下的农作物长势也不尽如人意。

  “解决杂草问题,不能够依赖于农药喷洒,不然会产生药害。可以在耕种前用水浸泡,在耕种期间覆上地膜,同时清除农田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生长空间。”“想彻底消灭红火蚁,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可以使用诱杀饵剂,药到病除。”实地查看后,胡建广和王子明纷纷为这片地开出了“良方”,社员们表示受益匪浅。

  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专家建言还要种得好

  2021年5月,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江门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指出,要高度重视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开展撂荒地“零弃耕”整治活动。

  根据《关于印发〈江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方案〉的通知》,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鹤山市撂荒耕地图斑数为463个,总面积超1万亩。对此,鹤山市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把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等多项举措,加快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作为鹤山市重要的商品粮产区,龙口镇共有撂荒地2025.92亩、106个地块。温启胜介绍,根据《关于印发<鹤山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龙口镇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复耕复种政策,并多次召集各村书记召开复耕工作推进会,督促尽快处理好撂荒地民事问题。与此同时,镇农办联同市督导组对撂荒地块逐一核查现状,制定复耕复种台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已处理165000634268806.jpg

  龙口镇党委书记温启胜(右一)到中七村指导撂荒地复耕工作。受访者供图

  据统计,目前除342.92亩不具备复耕条件以外,龙口镇共复耕1683亩,复种率达到100%,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其中,“政府+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复耕复种约307亩,“乡贤+产业”模式发展复耕地104亩,其余撂荒地由镇政府组织工程队完成平整和复耕工作。

  平整和复耕土地是走好复耕复种工作的先手棋。让土地复苏,重现盎然生机,还需打好软硬件的组合拳,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想引凤凰来,必须要有金窝窝。”撂荒地复耕工作座谈会上,胡建广和王子明指出,走访查看的多片撂荒地土质良好,地势相对平坦,灌溉水源充足。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病虫草害等问题成为复耕复种的最大障碍,亟须改善。

  王子明认为,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配套、科学防治病虫害后,复耕地可以实行“水稻+玉米”等轮作模式,良种良法种好粮,提高产量,从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值。

已处理165000634268907.jpg

  专家(右)指导复耕地种植工作。伍思懿摄

  “想做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应该把这项工作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具备全国性视野。”胡建广指出,撂荒地整治工作应从长远处着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土地条件不改善,就不会有人来耕种。首先要改造土地,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实施集约化经营。”他表示,根据国家粮食政策的指引,因地制宜做好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机械的运用打下良好基础。“生态农业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后续可以发展高端产品,利用多渠道通过品牌战略实现产业振兴。”

  “经过此次专家指导服务,我们明确了复耕作物生长情况不理想的症结所在。”龙口镇副镇长李建良表示,接下来,龙口镇将继续加紧推进辖区内撂荒地复耕复种的进度,同时加强各村复耕复种田地的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复耕验收任务。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江门市农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