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下雨,污水就往屋里倒灌,我们连门都不敢开!”提起过去的日子,沙云村村民朱大伯仍心有余悸。他指着脚下干净整洁的水泥渠,脸上绽开了笑容:“现在不一样了,渠整治好了,心也踏实了,这多亏了吕书记。”
2025年6月,作为鹤山市委组织部派出干部,吕健辉踏着热浪来到龙口镇的沙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这个距离镇圩6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708户的村庄,面积约6平方公里,村民主要以养殖、种植业为主。
以身作则,用“组织温度”点燃干事激情
“村庄要变,班子得先立起来!”吕健辉深知,组织强才能百业兴。他把组织部“严、细、实”的优良作风带进了沙云村,在全面摸排情况下,牵头制定了《沙云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方案》,明确“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风文明、平安稳定”五张任务清单,细化整改措施19项,一项一项抓落实。为真正听民声、察民情,他与村干部改变工作方式,利用村民吃早餐、用晚饭的闲暇时间,走进村头巷尾、农户家中拉家常,听意见。一次次的促膝长谈,不仅拉近了干群的距离,也让群众看到了村干部的新气象。
他坚持抓实党员培训教育,带头讲党课,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专题学习2次,主动为7名年迈体弱的老党员“送学上门”,把党的声音送到床头。他还组织党员和干部走进鹤山市美术馆、江门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更关键的是建强队伍,经过数月的考察培养,推动1名党员后备干部提前上岗,参与村务管理、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物色储备了一批公心强、有思路、群众基础好的党员,作为村民小组长后备人选,为村级组织注入新活力,有效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吕健辉(右一)与村干部深入党员群众家中拉家常、听意见]

(组织村党员、干部到江门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
啃下“硬骨头”,整合二十年的“经济账”
“沙云村的病根之一,在账上。”吕健辉经深入调研后发现,2004年原沙洞、云南两村合并,但沙洞经济社、云南经济社和沙云联合社各自为政、账目独立,土地、物业分散管理,想引进项目,却像“三个和尚没水喝”。20年来,“分账”问题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虽有村民多次提议合并,却因“怕吃亏”而搁置。
这是一块“硬骨头”,但吕健辉没有退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他敏锐抓住契机,与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白天讲政策,晚上聊发展,更请来村的退休老干部当“说客”,用“算大账、算长远账”的道理,一点一点化解村民的顾虑。
“合并不是要谁吃亏,而是把村的资源整合起来,做大集体经济蛋糕。”吕健辉的话打消了村民的疑虑。面对清产核资、债务分担、法律解读等问题千头万绪,他组建工作专班,白天跑上级部门咨询政策,晚上走村入户摸清民意。为了让村民看得懂、信得过,他还把复杂的法律条文和合并方案,翻译成为村民易懂的“大白话”,反复讲解,务必人人知晓。最终,在成员大会上,集体经济组织合并事项以80%的同意率高票通过,标志着延续20多年的三个“小账”成功整合为一本“大账”,为沙云村的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全体党员表决集体经济组织合并方案)
立足民生,“民忧清单”变成“幸福图景”
村里的事,村民最有发言权。在沙云村,村民从不拐弯抹角:“沙洞村的污水渠该修了!”“党群服务中心办事不方便!”“云南大道连个公交车站都没有!”“沙云村口标识模糊,开车容易错过,倒车太危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在吕健辉眼里,就是关乎群众幸福的“头等大事”。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沙洞村那条“臭名昭著”的污水渠。每逢下雨,污水倒灌周边20多户人家,村民苦不堪言。吕健辉实地查看后,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资金、设计方案。历时半月完成150多米的污水管道铺设,一改往日“污水靠蒸发、逢雨必水浸”的局面。

(整治前)

(整治后)
村民到党群服务中心办事,采集资料和开证明往往需要来回前台和办公室好几趟。为解决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村“两委”和第一书记认真研究后,果断推倒了影响群众办事的隔墙,设置“一站式”服务台,窗口还配备上老花镜和休息椅。“现在不用来回跑,坐下歇会事就办完了。”村民李叔竖起大拇指,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逐渐成为村民心中干事靠谱的红色堡垒。

(改造前)

(改造后)
还有云南大道没有公交车站、村口标识不明确等问题,吕健辉都一一记在心上。他多次驾车体验村民通勤路线,记录每一个风险位置,带着村“两委”干部多次联系镇委镇政府、市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等单位到现场勘查。在上级支持下开展了优化交通标识等工作。



(完善道路标识,消除路口隐患)
在吕健辉书记的大力推动下,如今沙云村的污水渠没了,办事方便了,出行安全了,人心也慢慢齐了。站在村口远眺,阳光洒在整洁的村道上,孩童在小花园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闲话家常,那个曾经被调侃“二十年不变”的沙云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生机。今年5月,沙云村成功入选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站在村口远眺,阳光洒在整洁的村道上,孩童在小花园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闲话家常,一幅“百千万工程”的美丽画卷正在沙云村徐徐展开。
附件:
相关稿件:

政务微博
鹤山政府网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9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