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所有家长 预防孩子溺水,您的监管和教育至关重要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4月23日,鹤山市教育部门印发《2020年鹤山市教育局预防学生校外溺水工作计划》和《2020年鹤山市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有多名学生溺亡,令人痛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溺水,最好的挽救是预防

  请记住!

  会游泳不会溺水

  水性好不会溺水

  放下侥幸提高警惕

  下面四点,请家长和您的孩子谨记:

  1.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离校后、双休日、节假日。

  2.溺水发生的常见地点:多发生在离村庄较近的无人看管的池塘、水库等野外水域。从年龄特征看:多发在低年龄段,以中小学生居多。

  3.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孩子擅自下河玩水,三五成群结伴游泳;自行结伴游玩,意外失足落入水。

  4.对子女行踪做到“四知道”:经统计,父母监管缺失的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因此,父母务必要对子女行踪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已处理15882152252441.jpg

  这十种表现说明发生溺水了☟☟

  ●  头浸在水里,嘴巴在水平面上。

  ●  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  眼睛空洞,眼神散乱。

  ●  眼睛闭上,脸无表情。

  ●  头发散乱在额前或者眼睛上而无动于衷。

  ●  竖直方向上,腿部没有动作。

  ●  换气慌乱,断断续续。

  ●  想游向一个方向,但是无法前进。

  ●  尝试翻转身体。

  ●  好像在攀爬无形的阶梯。

  看到有人在水中有以上十种情况时,不要犹豫,赶紧求救!(注意!是求救

已处理15882152282282.jpg

  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施救

  1.当发生溺水事件时,目击者应立刻呼叫,请求周围群众援助。有条件的应尽快通知附近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消防人员,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已处理15882152307893.jpg

  2.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救生圈、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再将其拖至岸边。

已处理15882152340214.png

  3.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

  4.救援人员如果入水直接救护,必须保证自身安全,接近溺水者时切记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动。

  5.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言简意赅,特别要讲清楚具体地点。

  如何掌握现场急救常识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已处理15882152371555.jpg

  ●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

  强化防溺水工作  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第1号预警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有多名学生溺亡,令人痛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一是加强联防联控。提请当地党委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定期通报情况,落实工作举措,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关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人群,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认真组织巡查值守,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强化溺水警示教育。学校要在放学、放假前等关键时间节点,做好防溺水“六不”宣传,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危险水域,了解熟悉防溺水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四是加强家校沟通。学校要通过家访、电话、微信、印制《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重点做好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离校时段的监护陪伴,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市教育局整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