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人民政府
桥都中国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古劳开启"政府+"模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为精准扶贫“造血”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新的一年,古劳镇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为精准扶贫造血。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00.JPG

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而精准扶贫焦点难点在农村。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力,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和精准脱贫,古劳镇不断探索,开启“政府+”模式,借力社会组织盘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为精准扶贫造血。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855.JPG

 

发展特色农业品牌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古劳镇因地制宜地开发茶山生态茶园项目,务求依托企业的种植技术,结合项目经济效益激励,引导村民发展茶叶种植,极大地调动村民种茶积极性,把分散的茶农通过新的运作模式与市场紧密相连,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05.JPG

▲古劳镇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茶叶种植示范田

 

据了解,茶山生态茶园项目由古劳镇茶山经济联合社与鹤山古劳生态园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共投入242万元,预计2018年5月份可投入营运。自2018年始,预计每年古劳镇茶山经济联合社增加收益为10.3万元,每三年递增3%,合同期间预计总收益达368.14万元。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10.JPG

同时,借助企业力量帮扶贫困户。已与东古、雅图高新、聚盈化工、广裕电器、新永盛木厂、古劳生态园等六家公司达成一对一帮扶意向,支持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参与茶山生态茶园项目开发,同时辐射带动其他村种植茶叶,共同把茶产业发展推向新高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古劳镇充分利用闲置屋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目前选取了麦水新村(移民村)为试点,共投资300万元,在其居民楼及文化室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既带来经济效益,又解决移民村屋顶防漏问题。预计2018年初投入营运并获得收益,每年可减少电网购电约441351度,平均年收益约30万元。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15.JPG

▲与麦水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签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入股协议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19.JPG

▲麦水新村(移民村)居民楼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盘活优化村级集体资产

 

为盘活现有村级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获得资产增值,促进集体增收,古劳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联合社投资180万,将连南村委会旧办公楼拆旧建新,建成四层综合楼,建筑面积约74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整体的设计方案。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作出租,预期每年收益达7万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25.JPG

▲连南村委会旧办公楼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30.JPG

▲与连南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签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入股协议书

 

此外,古劳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联合社出资200万元,与古劳艺术部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在上升村民委员会原仁和学校、原上升村民委员会所属“新校”建设古劳艺术部落文化创意项目,预计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8万元以上,既带来经济效益,又为古劳水乡旅游开发提供助力。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35.JPG

▲与上升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签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入股协议书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40.JPG

▲古劳水乡艺术写生基地


引进绿色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古劳镇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出“新招”,引进阿科蔓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以改善养殖过程水质,减少养殖综合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实现农村治污和产业的双赢发展,同时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发展时代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质量。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45.JPG

▲在麦水村选取两口鱼塘为试点,采用阿科蔓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水产养殖,技术专家袁伟刚现场介绍阿科蔓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微信图片_20180308102949.JPG

▲在麦水村的试点鱼塘投放鱼苗 


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近年来,古劳镇因地制宜地绘制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试点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精准对接扶贫对象,努力实现产业兴旺和精准脱贫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