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局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精心组织安排了各项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营造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一、高度重视,迅速学习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全程收听收看开幕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牢牢把握住报告提出的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二是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迅速开展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头学,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召开市财政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会议,传达广东省委《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精神,对全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部署。党员代表发言,分享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党组书记黄双怀同志要求全体党员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全面准确领会、狠抓贯彻落实、强化队伍建设三点要求。三是举办专题辅导讲座。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开宁同志为全局干部职工作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报告。四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大会进行专题学习。党组书记黄双怀同志作了《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落实财政各项工作》的辅导讲话。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了部署。此外,结合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内容,开展专题集中交流学习,深化理解,营造深入学习研究的浓厚氛围。五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江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鹤山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聆听专家教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解读、更好地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涵和重点。六是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报告、学党章”考学活动,做到全参与、优分率百分百。
二、多种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通过户外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大厅电视屏滚动播放宣传画,设立宣传栏、拉挂大型横幅,以及微博、微信、网站等宣传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党员人数多难以落实到点的状况,将局党支部划分成五个党小组,由分管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各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宣传活动。如组织举办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参观中共鹤山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参观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等。三是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讨论活动。局妇委会组织召开“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讲座谈会,局团支部组织开展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交流会,局老干支部组织召开离退休干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局工会组织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爱国纪录电影等。四是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资料的征订工作。按照我市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办工作需要,我局为党员干部征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党的十九大学习笔记》等学习资料,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保障。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宣传工作,确保了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位党员,切实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全市财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三、明确措施,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全市财政部门要紧扣目标任务,倒逼工作落实。要树立大财政大预算的系统思维,坚持“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思路,按照财政收入与经济相适应的要求,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依法科学组织收入,努力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要高度重视财政收入质量和可持续增长,密切关注主要税源运行情况,积极培育长期稳定财源,有效控制非税收入超常规增长,抓实抓好财政收入。同时,要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抓支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项目增支,集中财力确保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要加大预算资金、存量资金资产、债券资金和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基金各类资金统筹力度,推动形成全面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大格局。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坚持财政投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一是按照继续减税降费的要求,督促落实好降成本各项政策措施,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小微双创资金的使用管理,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是大力开展投融资业务,继续做好股权投资工作,稳步推进资产收购、运营和处置工作,探索土地综合开发收储,建立土地资产营运的联动机制。四是创新投融资体制,依托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投资两个基金,探索做活“基金+N”模式。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党的十九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财政部门,必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民生社会事业中存在的短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到我市实际,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健全扶困助学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底线民生投入,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三是深化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四是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安排。五是落实各项财政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强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六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统筹资金支持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四)坚持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加快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任务,对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推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加快落实与人大联网监管,实现从预算编制、指标录入到支付流程全过程的监控,进一步增强预算监督力度。二是继续完善全口径预算,做好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三是推进财政项目库建设,研究建立项目支出管理规范化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继续对专项资金实行零基预算。五是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运用,扩大监控范围,加大监控力度,增强预算支出透明度。六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部门主体责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
(五)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体现了“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要提高认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落实好牵头部门职责,全面落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管理意见的十条措施,并根据中央和省政府债务管理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政府债务及隐性债务管理,合理控制新增债券需求,健全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办法,初步形成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管理制度框架和风险防控体系,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在“风险安全区”以内,确保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稳定可控,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实现防范债务风险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统筹平衡。
(六)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部署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队伍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水平。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以上率下营造“马上就办”之风,强化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时刻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抓好理论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理论激发的激情转化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努力工作的干劲。四是着力培养财政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把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要求贯穿干部选育用管全过程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加强财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实践历练,培养管财理财的行家里手,提升全市财政干部管财理财水平,打造一支有新时代特点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