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稳中缓升 难中求进----鹤山市上半年规模工业发展状况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仍然缓慢。今年上半年,鹤山市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值得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出现下降。本文从我市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统计数据方面加以分析,对促发展抓节能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一、工业产值和能源消费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鹤山市规模工业经济状况总体良好,工业总产值稳中有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略有下降。

    (一)产值完成情况

    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9家,上半年完成总产值216.86亿元,同比增长11.36%,增加值50.20亿元,同比增长9.3%;产品销售率只有87.29%,比上年同期下降4.15个百分点。由数据看出,整体工业生产有平稳的增长,但产品销售却不如理想,市场的低迷状况未有明显改观。

    (二)能源消费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68%,由上年同期的上升转为下降。从能源分品种来看,目前鹤山能源消费品种相对单一,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仍然以电力、原煤为主,其他能源品种消费所占比重很小(详见下图)。

   二、规模工业亮点纷呈

   要保持我市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就必须认清形势,挖掘潜力,迎难而上。今年上半年,通过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工业发展初见成效:

    (一)小型规模工业发展喜人

    在经济环境变化多端的发展时期,小型规模工业企业(20人≤从业人员<300人,300万元≤营业收入<2000万元,下同)相对大型工业企业(1000人≤从业人员,40000万元≤营业收入,下同)来说,管理比较灵活,面对市场需求能较快采取相应措施谋求发展,适应性较强,经济总量有所提升。据统计数据反映:今年上半年,我市小型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7.1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44.8%,与上年比重的42.6%相比,提升了2.2个百分点,拉动本季度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小型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而大型工业企业却略显薄弱,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7%。

    (二)原煤消费量同比有所下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鼓励高能耗企业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工业原煤消费量5.78万吨,同比下降11.49%,继上年全年原煤消费量同比增长30%之后,首现两位数下降。如果按折算标准煤计算,原煤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4%,在能耗结构中位居第二,原煤消耗量的多与少对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三)大平台建设、大项目招商初见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执着追求大项目的信念下,大项目有重大突破,能源巨头投资的京信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70亿元、亚洲厨卫商贸城总投资23.8亿元、普洛斯物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宇红南方金属纳米材料孵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园区经济”已是一个发展趋势,园区内产业从集中再到聚集,通过扩散效应,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对外出口、吸引就业及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市“园区经济”初显成效:今年上半年,“鹤山工业城”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32%,园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未来发展前景向好。

    三、当前需关注的问题

    我市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要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更是我市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多方压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发展依然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外需不足,内需不振,人工费用的上升,资金紧张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困扰企业的发展。从上半年的调查数据看,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上涨15.9%,影响企业的利润出现负增长,打击企业生产的积极性。59%的大中型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企业生产多数是大批购入原材料,原材料波动的幅度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上半年有58.93%的大中型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今年6月的工业品出厂价环比下跌0.2%,出厂价不升反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成本控制压力增大,对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同时企业也不敢贸然提价,以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客户。

   (二)规模企业个数逐步减少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佳,加上我市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面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部分工业企业已难以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有319家,同比净减少33家(新上企业与关停并转企业已相抵)。实际上,上年末共关停并转61家规模工业,新上规模工业只有28家;在今年上半年,仅有2家工业企业纳入规模统计,在数量上远远弥补不了已减少的企业个数,可能会影响今年规模工业数据增长,后劲乏力。

    (三)高耗能行业影响较大

    今年上半年,全市有高耗能企业54家,虽然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2%,但能耗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能耗的24.09%。纵观上半年情况显示(详见下图):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上升(或下降),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步上升(或下降),两者成正比例关系。这充分显示高耗能企业的用能情况对全市节能降耗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对促发展工作的建议

    发展需要过程,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循序渐进。针对规模工业发展的现状,建议各级各部门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为保障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从统计角度考虑,建议如下:

    (一)“稳大扶小”,同步发展

    我市大型企业稳中微升,小型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帮助及配合规模工业维持正常生产,重点扶持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及时协调解决这些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出现的需要政府、部门支持解决的问题。只有企业生产正常,才能夯实统计数字基础。

    (二)“力促新上”,紧抓机遇

    建议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各镇(街)对口部门密切跟进新投产企业,协助和督促预计可上规模的企业尽快进入正常稳定生产,及时按规定纳入规模企业统计,及早发挥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推动节能降耗产业结构。在加速关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同时,限制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企业;完善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用高新、先进技术来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在源头上为节能降耗工作推波助澜。

    (四)“整合园区”,规划未来

    建议我市因地制宜划分工业园区,新招工业项目必须进园区建厂生产,并逐渐转移分布在人口密集居住地的污染企业进园区,尽量把同类行业安排在同一特色产业镇区发展,营造“宜居宜商”的投资环境。同时,建议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煤耗企业、耗能大户企业的发展态势,鼓励并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和科技创新,创区域品牌效应。坚持走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