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鹤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2008年3月12日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鹤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邓卫东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科教创新,生态优先”四大方针,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和谐鹤山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经济继续在高位上平稳运行,实现生产总值121.34亿元,增速15.5%。自2003年以来,全市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上运行,而且在增速逐步走高的同时,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增长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较小的良好局面。(1)总体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三大需求均衡拉动经济增长,呈现“投资高位回落,出口强劲增长,消费稳步上升”的局面。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2亿元,增长20.3%,增速同比下降4.73个百分点;尽管受国家调整外贸政策的影响,但全市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17.36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11.3亿美元,增长28.3%,增速居江门各市区首位;市场消费保持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1亿元,增长16.6%,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2)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实现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6.18亿元,增长30.29%,增幅居江门各市区首位。(3)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109.68,产销率95.5%,利润有较大增长。(4)金融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6.98亿元,比年初增长1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35亿元,比年初增长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03亿元,比年初增长26.4%。    

       (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省级、江门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江门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0家,江门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新建产学研结合项目5个。积极推进专业镇创新平台建设,创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专业镇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各1个,还有1个产品通过“国家免检产品”复检。全年专利申请量213项,发明专利40多宗,专利的数量、质量均位居江门首位。

       (三)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编制了《鹤山市“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任务分解方案》,分解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层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经初步核算,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45%和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8.77吨和146.82吨,均能较好完成江门市下达的任务。(1)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关,强化以总量控制新增污染物企业,全年新批环评项目151个,拒批项目18个。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好转,主要饮用水源和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场地建设前期各项工程;马山垃圾填埋场完成项目方案论证评审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依托“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000多户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33元,增长5%;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3亿元,增长4.1%;农村经济总收入190.8亿元,增长11.4%。(1)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补贴种粮资金460.97万元,对6630户养殖户进行补贴,共补贴能繁母猪79768头,补贴金额398.8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79万亩,粮食总产9.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猪饲养量100.59万头,增长19%,其中出栏量60.13万头,增长12%。(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2006年度人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项目建设,整治基本农田2500亩,高标准改造低产鱼塘1350亩。认真抓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87.04公里;配合村村通班车,完成16个候车亭建设,方便群众出行。(3)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投入240多万元,新建三格化粪池公厕43座,新建、改建卫生户厕1992间,投入自来水建设资金484.6万元,完成32 条自然村的自来水工程,受益人口16827人。积极推广农村垃圾集中清运、统一填埋的做法。(4)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从2007年秋季开始,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含城镇低保家庭学生)书本费,受惠人数31778人,免费金额2100多万。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住院报销上限由6000元提高到“提高档”10000元。    

       (五)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工业生产提速增效,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1)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2.45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98亿元,增长2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49亿元,增长29.7%;民营企业较快发展,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4亿元,增长20.1%。(2)合同利用民资38.4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8%,实际到位资金20.48亿元,增长14%。新上项目投资强度有所增强,平均为105.5万元/亩,提高10.7万元/亩。(3)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5亿美元,增长144.4%,其中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23亿美元,增长47.2%;增资合同外资金额4.1亿美元,增长136.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速20.3%。外贸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光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占出口商品比重大幅提高。    

       (六)重点项目建设基本顺利。我市纳入江门市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共有10项。其中:鸿兴印刷(鹤山)有限公司、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项目已完工并投产;国靖家具有限公司、江门市大平木业有限公司、豪山厨房器具(中国)有限公司、图伯特纺织有限公司等项目按计划进展顺利,项目首期工程已完工,进入机械安装调试或试产阶段;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通过BOT的形式办理好有关手续,现已进入建设施工阶段;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造和扩容首期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手续,现正进行初步设计;宏纳鞋材有限公司、百汇鞋材有限公司项目因用地手续未完善,暂时还未能动工建设。此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双和公路和滨江大道均于年内建成通车。    

       (七)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努力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2703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都有较大的增长。(2)积极做好城乡困难人员生活保障工作。全市共有3432户8177人纳入低保,比上年净增260户541人,投入低保资金735.5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对象423人,供养支出192.6万元;帮扶农村低保户、贫困户人口共6000多人参加合作医疗;根据猪肉等副食价格上涨情况,及时对城乡低保户实施临时生活补贴,城镇每人每月补贴15元,农村每人每月补贴10元。(3)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核定各类优待对象448户,按政策全面及时兑现优待金,年发放优待金245万元。核定定恤定补优抚对象1290人,并于去年8月份再次提高标准,年发放定恤定补金275.5万元,保障了优待抚恤对象合法权益。完成529名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的身份初审认定工作,顺利完成军烈属光荣牌匾的张挂工作。(4)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共投入1488万元建设安居房、廉租房,解决城镇贫困家庭住房问题;完成华侨农场危房改造任务371户,完成列入省人大议案水库移民建房任务69户,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67户。    

       (八)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成绩显著。(1)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沙坪街道办和古劳镇分别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街)的督导验收,为我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打响头炮。全市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3.5%,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46人,高考再创佳绩,多项指标居江门市首位。(2)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鹤山咏春拳、鹤山狮艺、陈山火龙3个项目列入江门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完成文化场所建设5项,主办或协办了文艺演出29台,书画摄影艺术展览30多个。(3)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共举办20多次全市性的单项体育比赛,参与人数达2万多人次。我市参加江门市六运会获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二名。我市游泳健儿李汉华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获金牌两枚,超五项世界残疾人游泳纪录。(4)卫生工作健康发展。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沙坪街道社区卫生所,新妇幼保健院筹建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卫生创建活动,创建省卫生先进镇和省卫生村各3个。农村卫生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积极落实“一村一站”建设,全市112个行政村委会中已有95个设置了卫生站,落实率为85%。(5)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低增长水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控制在江门市下达指标内,计划生育率达到一类市的水平,为我市计生工作创建省一类市的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社会各界认捐善款达2258万元,已到账1730万元。慈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投放445多万元用于慈善公益项目,投入230多万元使3000多个困难家庭的学生得到有效资助。旅外乡亲和港澳同胞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热情高涨,一年来共接受华侨和港澳同胞兴办教育、卫生、建桥、修路、文化和福利等公益捐赠16宗,总值港币947.58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如经济增长粗放、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山区镇发展缓慢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如物价结构性上涨十分明显,影响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城乡居民增收还有很多困难等。

       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年。在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制约因素更加突出:一是生产要素制约十分明显。电力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等多种因素导致发展成本不断上升,削弱了区域竞争力。二是国家政策变化和新法规带来的影响。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土地开发、资金利用以及环境和资源使用成本低廉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外贸出口政策不断调整,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要求更高,企业还需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三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投资项目进展缓慢。在115个历史遗留工业项目中,正在报建、动工建设或已建成投产的有51个,占总数的44.4%,尚有60多个项目正在设计中,还未动工。四是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要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压力很大。

       2008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在我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仍然有信心、有决心取得新的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我市自身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发挥预期目标的导向作用,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初步建议我市200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5%。其他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期如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外贸出口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完成江门市下达的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江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好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按照“抓落实、优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方针,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1)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环境。认真落实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2)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条件建设。以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加快创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电子信息、LED光电产业等新兴高技术项目建设,年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民营科技企业4家。(4)实施科技兴农计划。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搞好优质肉猪繁养、农产品重金属综合防治和优质果蔬新品种的推广工作。(5)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年内争取各创建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鹤山的必然途径。要牢固树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目标,积极接受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产业辐射,有所侧重,迎难而上,错位发展,努力提高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水平。(1)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工业轻型结构难以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积极承接国际和国内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大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新材料、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精细化工、机械装备制造、机电一体化项目,促使工业生产从较低层次的轻工型向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2)积极扶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企业增资扩产和做大做强,对发展前景广阔的电气机械制造、金属制品业、印刷业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大企业、大集团。(3)加快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轻型高级化”;积极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自主研发和做好品牌培育。(4)培育特色产业群。以发展和壮大专业镇为重点,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延长产业链条和扩大产业影响力,适当引导相关产业向有产业优势的区域发展,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     

       (三)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今后的几年,招商引资尤其是工业项目的招商仍然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实行“精细招商”。充分利用我市山地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招商引资要更加注重“选资”,把项目质量和效益摆在首位,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与我市产业发展目标结合,与节能减排挂钩,与土地利用效益挂钩。(2)狠抓大项目招商。牢固树立“大项目促大发展”的观念,将目光瞄准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和国内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大力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优质项目。(3)全力抓好工业载体建设。重点抓好已签约和通过用地审批手续的相关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投资项目的带动作用。(4)进一步加强投资服务。切实做好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和跟踪服务;研究设定项目建设期限,力促一大批生产性项目能够在年内建成投产,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    

       (四)大力发展一三产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继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特色、绿色、安全、高效和优势农产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探索“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2)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农业各项财政补贴,加强基本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年内分别完成2500亩和1200亩改造任务。(3)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建设。积极做好当前农业救灾复产工作。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流通扶持力度。(4)加快新农村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五改(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工程建设,在全市各镇努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处理。(5)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加快发展服务业。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抓住广珠铁路和江肇高速公路动工建设的大好机遇,及早做好相关规划,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打好基础。特别要因势利导,利用我省知名的几大房地产公司同时进驻我市的机会,大力发展面向广佛都市圈及港澳地区的中高端房地产业和文化产业,高标准建设大型城市社区,扩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形象。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1)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要把节约资源和减污增效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今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冰雪灾害。受其影响,我省电力供应日渐趋紧,我市今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定局。因此,要以节电为突破口,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强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加快推进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2)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能耗水平,逐步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技术设备,促进工业整体上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3)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年内要建成运行;址山和雅瑶镇的污水处理厂要着手启动建设工作。(4)强化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开源节流,搞好土地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和土地进行增资扩产,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引导企业建多层厂房,提高现有用地使用效益,减少土地消耗,加快盘活存量土地,确保重点项目和产业建设用地需求。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乡面貌       
       按照“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认真组织实施。(1)搞好城市形象工程。搞好新城市中心区路网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鹤山大道改造,建设成为新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大道;加快编制滨江大道新区鹤山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鹤南大桥(325国道复线Ⅰ期工程)土地预审、收费审批及设计等前期工作;继续做好佛开高速扩建、江肇高速、广珠铁路建设的协调工作,争取火车站货场同步建设;认真搞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新建、改建42项共74.7公里,新建或重建桥梁3座共71米,新建候车亭50个。(3)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年内重点抓好越楼围加固、越楼围排涝站重建、三防指挥系统、小农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抓好古劳坦尾电排站重建、沙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小型灌区改造等工程的前期立项工作。(4)加快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搞好220KV彩虹输变电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和供电局生产调度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完成西线供水二期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08年我市列入江门市重点项目12个,要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规范管理,加强服务,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七)切实做好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推进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2)加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休系,组织好大型招聘会活动(春季会),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帮扶高校毕业生、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特殊人群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和扩大覆盖面。(3)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努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率达100%。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化报销手续,提高受益程度,让农民更加方便,得到更多实惠。积极筹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新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医院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4)认真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住房、医疗和子女上学等问题。建立我市住房解困保障体系,加大廉租住房投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低保标准。鼓励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以慈善、捐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助制度,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努力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5)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消防的应急处置能力。(6)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传销等违法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抓好食品放心工程建设。(7)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保障群众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营造和谐安定和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做好侨务、档案、民政、粮食、宗教、残联和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对实现“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