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试水“稻渔瓜” 荒地变良田——桃源镇龙都村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探索发展立体种养项目,预计使田地增值60-100%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4月9日,桃源镇龙都村抢抓有利时机进行复耕复种。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操控满载水稻种子的无人机在复耕地上空盘旋,一颗颗种子被撒入田中。一旁的村民们注视着这一幕,期盼着丰收的到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桃源镇结合镇情实际,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统筹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将龙都村约6.67公顷(100亩)撂荒地复垦为粮田,其中,打造1.47公顷(22亩)“稻(水稻)渔(渔业)瓜(蔬菜)”立体种养试验田,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并创新推出“村经联社+种养专业户+农户耕作”的复耕复种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实现灭荒复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力改善荒地耕作条件 村民复耕复种信心更足

  暮春四月,龙都村青山苍翠,桃源河从南流过,滋润着这片土地。龙都村党总支书记吕湛明向记者介绍,该村靠近水源地,农耕灌溉基础较好,但山地丘陵较多,受地形影响,农田少且较为零散,规模化发展受限,农业产业收益较差。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对农耕致富的信心不足而选择外出务工,久而久之,村内6.67公顷(100亩)田地撂荒,且大部分已弃耕撂荒10年以上。

  今年51岁的龙都村村民吕伟业对于田地荒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长期撂荒导致田地杂草丛生,我们这些与田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感到非常可惜。”吕伟业无奈地说,荒废多年的田地,肥力早已大幅下降,如果实施复耕复种,需要对撂荒地开展农田改造、清理水沟、土地整理等工作,改造成适宜耕作的田地。这对于村民来说,并非一笔小数目,不少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减轻村民耕作负担,提高耕作动力,今年以来,桃源镇委、镇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助力龙都村整合土地、改善耕作条件,为村民消除后顾之忧。同时,龙都村党总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科普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意义与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号召党员“先行先试”积极认领田地,以此发动更多村民主动认领田地参与复耕复种。目前,该村成功发动20多户农户认领田地,其中有19户认领了自己曾经弃耕的田地。

  “桃源镇委、镇政府大力支持我们改善撂荒地的耕作条件,有效减轻了村民的耕作负担。现在,村民复耕复种的信心更足了,乡村振兴的路子更广了。”吕湛明说。

  探索“稻渔瓜”立体种养 促进村民增收农业增效

  “山地丘陵地貌特点使龙都村难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施复耕复种,如何提高田地产值与农业生产附加值,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这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难题。”龙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廖发图说。

  复耕复种后的田地如何提高耕作效益,成为摆在村“两委”班子眼前的难题。从去年开始,为解决撂荒地难题,桃源镇委、镇政府结合龙都村情特点,因地制宜鼓励支持当地试验“稻渔瓜”立体种养项目。廖发图介绍,目前,该项目拟通过对田地实施开沟储水,实现“水体养殖、鱼粪肥田”的绿色循环生产,提高产值。

  为推动该项目发展,龙都村创新推出“村经联社+种养专业户+村民耕作”的复耕复种模式,由龙都村经联社负责项目牵头、落实以及整合农户土地资源、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由种养专业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做好后期耕作管理。“项目盈利后,利润将转化为‘乡村振兴基金’,反哺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廖发图说。

  这种新模式如何激发田地活力?廖发图介绍,过去,单纯水稻种植每亩投入成本约900元,获得收益却只有约700元,而水产养殖收益更为理想,能使种植亏损的情况得以扭转。

  “这次复耕复种的田地预计7月将获得收成,‘稻渔瓜’立体种养项目预计使田地增值60-100%,促进村民增收、农业增效。”廖发图表示,接下来,龙都村将继续做好农田水利、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源支持,减少农户耕作成本。此外,加强与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联系,为推动“稻渔瓜”立体种养项目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桃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持续关注龙都村立体种养项目发展情况,如果成效较好,计划在全镇进行复制推广。同时,坚持以各村实际为基础,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扎实推动田地撂荒整治行动,多措并举实现荒地变粮田,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张舜同 易航 通讯员/施斌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