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鹤山“三宝”记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夫鹤山者,岭南之明珠,西江之沃壤。自雍正肇建,文脉绵延;千载以降,俊采星驰。斯地襟江带海,通衢粤港,乃人文荟萃之渊薮,亦刚健朴实之风骨。今有“三宝”传世,曰咏春拳、王老吉、甘和茶,融武德、医道、茶韵于一炉,承古开今,泽被四方。余感其德,遂作此记以彰之。

  咏春拳

  溯咏春之源,肇于严氏,衍于梁赞,盛于叶问。赞公者,鹤山古劳人也,少习拳术,博采众长。洪刘诸技,尽纳胸臆;六点半棍,独步江湖。后得黄华宝真传,融汇少林精义,创偏身咏春,化繁为简,刚柔并济。其拳如流水行云,其势若虎踞龙盘,止戈为武,谦恭平和,乃武德之大成也。  

  晚岁归乡,传艺桑梓,遂使古劳成“咏春圣地”。今者,梁赞故居,四海门徒朝宗;文化节庆,五洲英杰竞武。更编咏春拳操以教稚子,立非遗名录以续薪火。嗟乎!一招一式,皆蕴自强不息之志;一呼一吸,尽显民族精神之光。

  王老吉

  若夫王公泽邦,生于古劳,悬壶济世。时逢瘟疫肆虐,百姓疾苦,乃得异人授方,煮茶救民。茶成而疫退,名扬于岭南。道光八年,迁铺羊城,立“王老吉”字号,凉茶一饮,清热解毒,惠泽苍生。其心也仁,其志也弘,虽历百年而声愈隆,远播重洋,成国饮之翘楚。

  今故居焕新,博物馆立,小桥流水,游客如织。后人健仪,捐资建馆,承先祖遗风,彰凉茶文化。观其村貌,一步一景,一村一韵,实乃“施药济世”精神之延绵也。

  甘和茶

  至若甘和茶者,源氏所创,发轫霄南。源吉华父子,悯百姓疾疴,穷无力医,遂采二十八味草药,合青毛茶蒸晒九重,制“盒仔茶”以济世。其茶药香馥郁,清热祛湿,价廉效卓,立起沉疴。光绪年间,岭南大疫,赠饮施药,活人无算,得“甘露和风”之誉,名垂青史。  

  今霄南古村,复建城墙,绘鲜卑壁画;文旅相融,兴甘和产业。更与国资合营,推罐装新茗,香飘四海。嗟夫!一茶一味,皆含兼济天下之心;一盒一包,尽显仁者爱民之德。

  丘麦曰:三宝既立,德被千秋。咏春以武振魂,凉茶以药养身,甘和以茶清心。三者同心,共铸“向上向善、刚健朴实”之城魂。观夫鹤山,非遗焕彩,文旅勃兴;乡村蝶变,文明日新。梁赞故居,咏春擂响寰宇;古劳围墩,凉茶香沁万家;鲜卑古村,甘和韵流千载。斯城斯民,承先贤之遗志,开时代之新篇,岂不伟哉!  

  赞曰:西江浩浩,雁山巍巍。三宝并耀,德润心扉。武以止戈,茶以疗疾。文脉永续,千秋不移!

(作者:丘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