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鹤山市召开源氏历史文化研讨会
来源: 江门日报    时间: 2011-12-13 17:19
【字体: 】【 打印】 【 关闭

    2007年12月5日,在鹤山市龙口镇霄乡礼奎近湖祖祠堂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历史文化研讨会——鹤山市源氏历史研讨会。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民俗学博士、教授赵宗福,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徐正英为当地源姓村民讲述源氏历史及源流,以及其先祖源乾曜的个人生平。研讨会拉开源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序幕。鹤山市副市长陈民军出席研讨会。     

 
    据考证,源氏始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源贺,是鲜卑族的后裔,其祖先在南北朝时从呼伦贝尔西迁到青海一带,建立南凉国。南宋咸淳甲戌年由先人源潜夫自南雄珠玑巷迁居霄乡,定居已700多年。1997年,源氏找到了散失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从中查知“源族受姓始于北魏……”,进一步证实了霄乡源氏确为鲜卑后裔,但源氏如何从河南洛阳迁出,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至于源氏先祖如何从南雄珠玑巷迁居霄乡,当时流传的说法是,宋朝初期官府要血洗珠玑巷,源氏族人南下逃亡,他们在源潜夫等人的带领下,最后定居于新会古劳都坚城村,即现在的鹤山市龙口镇霄乡,而源潜夫成了霄乡的创始人。据霄乡《源氏大宗族谱》中记载,南宋咸淳年间,源氏已在广东居住,并由广东北部的南雄迁至霄乡,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这一说法,赵宗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暂时还无从考证。赵宗福说,根据他多年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部分民间的传说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甚至是某种利益集团特意散布出去,未必就是当时的历史真实。目前,他正多方面收集资料,研究源氏历史及源流,特别是唐朝后期源休事件后造成源氏家族几乎灭绝的事件、以及残留的族人如何此处迁徙的问题进一步考究。     研讨会的筹备负责人源荣枝告诉记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赐秃发破羌源姓开始,至今已经走过1574年,在这历史长河中,源氏家族经历过三次大的全盛时期,先后涌现了北魏大尉源贺、隋朝仪同大将军源彪,唐朝尚书左丞相源乾曜等数十位名人,可谓氏出将相。研究这段历史,对于弘扬先祖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先祖诚勤、清约的美德,创造富裕和谐新霄乡有着积极现实意义。据源荣枝介绍,他们还准备成立源氏乡亲联谊会,并计划在霄乡建一座源氏历史文化纪念馆或建一座源氏历史文化公园,纪念先人,并供后人怀念敬仰。         

 



附件:

鹤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 鹤山市科工商务局 承办
维护电话:0750 8805581 邮箱:webmaster@heshan.gov.cn
粤ICP备05080285号-1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93
网站标识码:44078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