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走进鹤山非遗(十)| 钱塘彩龙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县级非遗项目:钱塘彩龙

  相传钱塘彩龙有近500年历史。传说浙江杭州钱塘江附近村民王成庵举家迁到桃源,并把舞龙习俗带到桃源,故称钱塘舞龙。旧传钱塘舞龙正值中秋,除了用来辟邪、镇恶外,主要意指“庆丰收”,祈祷国泰民安、人人安居乐业。后来每年的国庆、中秋期间(即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3个晚上),钱塘村的村民、亲戚朋友欢聚一起舞龙。八月十四是小孩舞的“火水龙”;八月十五是男士舞的纱龙;八月十六则由女人舞的彩龙,统称“彩龙”(古时有锣鼓、八音伴奏并走在龙头前)。

  舞龙一到开灯时候,村里锣鼓喧天,鞭炮震耳,一队队人擎着龙灯,先绕村巡行一周,然后向钱塘墟聚集,给机关商店祝贺节日及到祖祠拜祭祈福。参加表演的常有3、4条龙,每条长约30—40米。

  舞龙中的“穿龙肚”是传统项目,相传小孩穿龙肚可以除病、读书聪明伶俐,健康长大;新婚久育者穿龙肚则能早生贵子;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有很多华人赶回来参加表演。钱塘的龙名闻珠江三角洲,近几年,江门、新会、顺德、三水、南海、珠海等地有什么喜庆大事,都请钱塘的纱龙前去助兴。中秋节舞龙习俗已形成了桃源镇钱塘管区鲜明的民俗民间文化,“钱塘彩龙”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鹤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