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走进鹤山非遗(六)| 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江门市级非遗项目: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

 

 

历史渊源

  玉桥的民间传统艺术节(原名太尉诞),由公元1300年玉桥开村算起,至今已有700余年的悠久历史了,可谓源远流长。艺术节原先是村民为纪念汉朝开国功臣,太尉陈平对玉桥开村的恩泽而来,以后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太尉节。逢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是陈平太尉诞辰,易氏族人莫不隆重庆祝以永世不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九个自然村由农历四月初一开始舞狮打鼓形式轮流接陈平像回村奉祀两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个自然村在农历四月二十二日集中到玉桥小学操场列队对玉桥片九个自然村进行巡游,各家各户宰鸡炸煎堆等供奉太尉像,邀请剧团演戏,抢花炮等活动,延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因故停办,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为活跃民间文化,又恢复这项传统节目,并充实一些内容,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遂定名为“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

 

 

 

 

 

 

 

基本内容

  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始于公元1300年,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玉桥开村时原分十个坊(里)分别为:宣义坊、仓边坊、大夫里、仁厚里、植桂坊、龙潭里、乔莺里、乔新里、大有坊、上上里;后因植桂坊人口较少与仁厚里合并,便为现时玉桥村之九坊。玉桥民间艺术节的起源是祀奉汉朝开国功臣——太尉陈平,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是陈平的诞辰,玉桥村为雇其恩主,便大举庆祝。

 


一.准备工作

  玉桥村因分为九坊,故庆祝时间相对较长,每年四月初一至二十二日,都是庆祝的日子。欢庆大抵如下:

  1、抓阉。初一至二十二日是分房进行的,每年三月尾后几天,太尉庙里便发贴到各房的值士或族老到太尉庙中开会,商议庆神之事宜。到会值士、族老先到神像前拈阉,决定是年是那一房先庆祝,然后按抓阉顺序各坊依次相庆(称为龙狮会)。决定庆祝顺序之后,便是下玉桥乡九个自然村进行集资,一般是由族老领头下各户收集。

  2、拈宅。就在会上商议事宜,每房都要庆祝两三天。

  3、菩萨下庙。按抓阉顺序,不管是那房(里)开头,在四月初一便组织村民敲锣打鼓,举旗舞狮,燃烧鞭炮到太尉庙恭迎陈平神像,把陈平神像抬回村。

  4、菩萨返庙。迎取神像两三天后,再到另一村(里),另一村村民在族老带领下也像先前各村一样的形式去接神像回村庆祝,按原先抓阉顺序,村村依次而庆祝,直至最后一村庆祝完毕为止。庆祝完毕后便要负责把神像抬回太尉庙。在去接神过程的同时,玉桥九坊的村民都在做庆祝的准备工作,在自己坊范围内搭神棚,做大戏。张灯结彩,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十一、二两天,玉桥九坊的村民都各自集中去太尉庙拜神,烧炮头,晚上做大戏,海内外乡亲,外嫁女也拖儿带女回村庆祝,场面热闹非凡。

 

 

 

 

 

 

二.游行

  四月二十二日,陈平诞辰之日,玉桥乡全体村民集中在玉桥三世易公祠左边的大地堂里庆祝,烧香许愿,请太尉神像,进行大巡行。巡行前先鸣礼炮,完毕,便一村接一村巡行,带头的那个村抬着神像,扛起“肃静”、“回避”牌匾在前面开路,“兵勇”队伍随后;罗伞、大旗高举,在队伍中间行走;狮子在锣鼓声中分村夹在游行队伍之中舞耍。

 

 

 

 

  另外,尚有各地同宗的乡亲带着麒麟、龙鱼等吉祥兽助兴。“仙女”群队散花伴送,后面又是一队手持刀枪剑戟的兵勇押后;音乐队随吹奏,参加游行的村民穿着节日盛装,手拿三角彩旗随后行进,巡行队伍每到一村(坊),该村的村民把早已烧好的茶水摆在路旁为游行队伍倒茶递水。游行队伍每到一个村的门楼,人们便以鞭炮相迎,随行的狮子更在鞭炮引导下向村民、村居起舞拜谢,尾随的八音吹奏乐队上前助兴。队伍在玉桥村中游行完毕,又转到沙坪游行,队伍经义学路、永安街、由北街口经水东围旧涌口回村。队伍所到之外,人们都争看热闹,一时间,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近年还邀请了同宗的高要、亲兴、开平等地的飘色、八音、曲乐队前来助兴除本地外,省、港澳海内外乡亲都回乡观看,场面蔚为壮观。游行结束后,各村便烧炮头庆祝,而以仓边村最盛大,每当那时,仓边河上便停泊着多艘货船,供各炮会成员节日欢饮及开展活动所用。炮头一般由九人组成(寓意长长久久),货船上竖起一根十多米高的桅杆,杆顶挂上一面绣有“堂”的三角彩旗,万国旗及红、蓝、绿、紫、橙色的小彩灯,分别从桅杆顶牵垂到船头。船头、尾分别吊挂两串彩灯,两排彩旗,船头前挂上绣有“堂”的横幅,以大灯笼装饰。

 

 

 

 

三.聚餐、演戏

  游行完毕,各村家家户户便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款待亲朋戚友,一百几十围齐聚一起,边吃边谈,场面热闹非凡。聚餐完毕,请回来的大戏团便粉墨登场开演粤剧大戏。村民扶老携幼,戏棚前人同人海,随着大戏开锣,节日气氛也进入到高潮,大戏一连演几晚,直至庆神活动结束。

 

 

 

 

四.改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由于各种原因,玉桥这项民间活动被全停止,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时隔30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生活也相当迫切,1982年闰四月(闰诞)玉桥村的这项民间传统活动重新开展,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抬菩萨、刀具剑戟卫士队、烧炮头等封建迷信重的内容去掉,改“庆神”之名为“玉桥民间的传统艺术节”在香港宗亲支持下,重新购置金龙、银龙共6条,成立舞龙队伍,为玉桥传统民间艺术节增添了一大亮点。

 

  现在,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已成为鹤山优秀的民间文化代表之一,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重要纽带,为鹤山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十分重视,以大型活动表演为载体向广大群众展示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的魅力。

  2008年元宵节举办“鹤山市第一届民俗文化届会”;2012年鹤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使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得到很好的传承。

  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于2007年12月26日成为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3月13日成为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