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人民政府

国徽

鹤山市人民政府

走进鹤山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领导之窗 工作机构 政务服务 视频鹤山
走进鹤山非遗(三) | 古劳三夹腾龙
【字体: 】【 打印】 【 关闭
分享到:

 

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古劳三夹腾龙

 

  “古劳三夹腾龙”是鹤山市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活动和体育竞技运动,为新“鹤山八景”之一。

   “三夹”是沙坪河和升平河(又称古劳河)汇流后在古劳形成的水道,又称三夹河。赛道位于升平河二度桥至三夹桥段,全长1100米,宽100米,平直宽阔,风平浪静,两岸为堤基,能容数万人观看比赛,是天然理想的龙舟竞渡场所。

   “古劳三夹腾龙” 传统民俗活动最早源于什么时候,现已无法查考。鹤山县建于清雍正十年(1731年)。根据乾隆十九年(1754年)纂修的《鹤山县志》的记载和生活在乾隆年间的鹤山著名诗人吴槐炳(乾隆七年至三十五年即1742至1770年)写作的组诗《三夹竞渡诗》(竹枝词)十首可以确定,最迟在乾隆年间,“古劳三夹腾龙”传统民俗活动就已经存在,且每年农历初三、初四两天都是在三夹河道上举行,沿袭至今约近300年历史。主要为古劳镇和沙坪街道的龙舟竞渡比赛。现在,两镇拥有龙舟30余艘,“扒丁”2000多人,龙舟全用坤甸木制作,每艘船长35米,“扒丁”60—70人。改革开放后,古劳按照国际赛标准新造了3艘龙舟,有些村子更增添了新船。

  在鹤邑水乡,数百年来,乡民把龙及龙舟当作是吉祥之物,他们祈求,每年只要对龙拜祭,舞了龙头,“扒”了龙舟,洗了龙舟水,吃了龙舟饭,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古劳三夹腾龙” 传统民俗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起龙舟、赛龙舟、埋龙舟。

 

 起 龙 舟

  (1)起龙舟

  起龙舟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进行。这一天,各村村长作为“领头人”,带领村里数十名男丁前往埋龙舟的河涌(俗称“龙船埗”,又称“龙床”),先点燃香烛拜祭神灵,敲起锣打起鼓,接着燃放鞭炮,拱手拜过天神、祈求保护村民百姓幸福安宁之后,随着岸上的锣鼓声和师傅们“一二一”的呐喊声,起龙舟开始。待到龙舟安全出水后,把龙舟上的水放干净,村长一声号令,众男丁一齐将龙舟举起抬到岸上。

  (2)祭龙(河神)

  每年端午节龙舟赛前,各村妇女都会带齐香烛、爆竹和祭品前往龙船埗前拜祭河神,向河涌里抛洒祭品。相传祭河神是纪念屈原,现在是寓意四海升平,驱魔逐邪,祈求河神保佑百姓平安吉祥。

 

  (3)画龙点睛

  龙舟起水时,另有村民来到祠堂的“龙婵屋”,将存放在这里的龙头、龙尾、木桡等送到河涌清洗干净,晾干后,由村中有经验的长者用颜料重新为龙舟点睛和龙身、木绕画彩,俗称“画龙点睛”。

 

  (4)舞龙头

  龙舟出水后,师傅们把龙舟抬到岸上后,将龙舟清洗干净,晾干后抹上油,扎龙筋。洗龙舟,沾龙水,被认为是最吉祥的事情。

  之后,在村长的带领下,众师傅把龙头、龙尾抬到各村各家进行舞龙头(龙尾)拜祭,人们敲锣打鼓,穿街过巷,互祝平安吉祥。拜祭完后,主人家要回送适量的钱、米为“利市”,俗称“百家米”,祈愿龙的保佑。舞龙头时,还有两位乡民担着箩筐跟随,把各家各户回赠的大米、利市钱等集中放到祠堂里,米用来煮饭给划龙舟的“扒丁”们吃,俗称“百家饭”。利市钱则用来置办各种比赛奖品。

 

  新中国成立以前,龙船出水要请喃呒佬(道士)绕船念经画符,在龙头洒“仙水”;接着拜祭社公(龙神),然后“请”龙神上船。民间传说,龙船头是“留”给龙神坐的,有龙神坐镇,会逢凶化吉。新中国成立后,因这一民俗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而被取消了。

  (5)练桡

  龙舟祭拜后,便准备训练,俗称“练桡”。被挑选为“扒丁”的男子都充满自豪感,他们都要集中食宿和训练,妇女则负责后勤工作。

 

 

  (6)包粽子

  包粽子是古劳水乡人在端午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也是接待亲友的必备食品和礼品。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各村的妇女便聚在一起包粽子,大家有说有笑,其乐无穷。

 

 

  龙舟出水后,古劳水乡村村锣鼓声响,人人心动,个个开颜;茶楼酒肆,榕荫埗头,村前巷尾,凡是人群聚集之处,无不以赛龙舟为题。从农历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鹤邑的“龙船热”持续一个月之久。

赛 龙 舟

  赛龙舟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使广大乡民如醉如狂的体育竞技运动。三夹赛龙舟以农历五月初三、初四两天最为精彩。这两天,由沙坪城区通往赛区——古劳三夹桥至升平圩河道,十里堤围,都是前来观看龙舟赛的群众,三夹河两岸的观赛台上更是人山人海,密不透风。爆竹声、锣鼓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遇上大雨淋头,群众看龙舟赛的兴趣丝毫不减。

 

  (1)“鲤鱼跳龙门”

  赛道起点和终点都搭起彩楼,俗称“龙门”,龙门两边贴上对联,河中间插上竹竿划分左右水道。比赛开始前,主持人将一尾尾生猛鲤鱼抛入河中,取名“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之意。接着,参赛的数十艘龙舟列队进入“龙门”,绕场一周向两岸观众致意。三夹河上满江游龙,满目彩旗,观赛台上的观众欢声雷动,响彻云霄,汇成欢乐祥和的海洋。

 

  (2)对手赛

  按规定,每一场比赛都是两艘龙舟的对手赛。当发令枪一响,两船立即锣鼓齐鸣,“扒丁”随着“咚咚啌—咚咚啌”的鼓点声挥桨前进,河道上水花四溅,龙船如离弦之箭,又似出水游龙,奋勇疾进。龙舟过处,两岸观众齐齐起立,高声呐喊,鞭炮轰鸣,场面极其壮观热烈。首先冲刺的龙舟拔标旗,夺锦标,“扒丁”以桨击水,齐声庆贺,威风凛凛。

  (3)“龙舟饭”

  对龙舟赛的获胜者,传统的奖励办法是奖给烧酒和烧猪。改革开放后,改为以精神奖励(锦旗、奖杯等)为主,物质奖励(烧酒、烧猪等)为辅。夺锦的龙舟队在赛事结束后,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祠堂,喝酒聚餐,俗称“龙舟饭”,招待亲朋戚友,气氛极其热烈、祥和。各村的龙舟队也回到祠堂里,同村民们一起吃“龙船饭”,饭席上议论热烈,总结经验,相互鼓励,明年再夺好成绩。

 

埋 龙 舟

  农历五月初五之后,一年一度的龙舟赛结束,各村便忙着把龙舟“扛过基”(三夹堤围),送回“龙床”,将龙舟掩埋到河涌底。

  埋龙舟之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村民欢腾,先由村长率领众人在祠堂里举行拜祭仪式,祭奠神祉,保村安民。之后,众“扒丁”将龙舟抬起,在有经验的老船长指挥下,把龙舟抬到围基的小河涌里,拔起船底的木塞,将龙舟沉入水底,再用木柱固定好。龙头、龙尾、船桨、龙鼓、铜锣等放入祠堂的“龙船屋”里保管起来。“三夹腾龙”活动至此圆满结束。对此,吴槐炳有诗曰:“深杯那惜醉颜酡,两日佳期梦里过。记取风流三夹水,年年五月会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