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规范化为核心抓手,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不断提升市场透明度,切实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建章立制明标准,筑牢信息公示基础
完善政策框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的通知》,并于今年5月再次针对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管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公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公示内容、形式、时限及责任主体,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公示“五证一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商品房销售进度控制表、《商品房认购书》和《商品房买卖合同》样本及其附件文本、不利因素等核心信息,确保购房者“看得见、查得清、问得明”。
细化公示规范。在今年年初房地产工作会议上,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范各项信息公示标准。特别是对不利因素公示提出硬性要求,即企业必须在销售现场、样板间等显著位置设置独立公示栏,分类列明项目红线内外所有不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垃圾站、化粪池、配电房、地下车库出入口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及距离;周边公墓、高架桥、工厂、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等可能影响居住环境的因素,并附示意图标注方位。
即时动态更新。建立房源信息实时更新机制,要求企业实时更新房源销售状态,对已售、未售、抵押、查封等情况进行明确标注,保障信息即时性与准确性,从源头减少信息不对称。
从严监管强执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将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纳入常态化巡查体系,建立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动态监管模式。重点强化商品房销售全流程监管,严格落实房源信息公示、价格备案、合同签订等环节的规范化要求,从源头减少交易纠纷,维护商品房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2023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针对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不规范行为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共6份,除要求对现场公示情况立即整改之外,还加强售楼人员培训工作,涉案开发企业均已完成整改,有效营造有序市场环境。
畅通多元监督渠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预售、价格欺诈等“顽疾”,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建立“线索快查、证据固化、从严处置”的执法闭环。通过“12345”、政务平台留言板、举报电话等多元举报和线索收集渠道,降低了举报门槛,让群众可通过最便利的方式反映问题。
强化执法震慑效应。近三年来,共发现企业违法行为5宗,所有案件均在15个工作日内移交执法部门。其中,某项目在销售过程中涉嫌存在收存商品房预售款,未直接存入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的情况,被处以罚款15000元,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片”的震慑效果。
经过持续发力,我市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公示信息的意识增强,全市在售项目信息公示达标率显著提高。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让购房者实现“明明白白消费”,“坟景房”“噪音房”等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购房纠纷明显减少。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持续加强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公示管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购房者权益,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