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品文言之美。
汲古今之精华,长人生之智慧。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是《左传》中的名篇,是郑国大臣子产利用郑简公出访晋国的机会,托随行的大臣子西捎给晋国执政大臣范宣子的一封信。在信中,子产以“重币”与“轻币”、“令名”与“令德”相对相衬,阐明利害关系,劝告范宣子若想晋国实现天下盟主、称霸中原的抱负,应该减轻对诸侯的剥削,赢得诸侯真心的拥护,由于说理充分,持论正大堂皇,最终被范宣子采纳。
春秋时期,弱小的诸侯国向强大的盟主国进贡,缴纳保护费,是一种惯例;而且,这项费用水涨船高、日益加重,成为弱小的诸侯国沉重的负担。郑国立国较晚,但很受周天子的信任,如郑武公、郑庄公都做过周平王的卿士。郑国虽曾显赫一时,涌现过像郑庄公这样显赫的人物,但终是昙花一现。再加上郑国地处晋、楚国中间,成为晋楚争霸的主战场,一直被夹在两个强国之间。在第19篇《郑子家告赵宣子》中,子家曾形容郑国是“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这就是郑国外部环境恰如其分的概括。
子产,又名公孙侨,他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公元前554年为卿,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郑定公七年。子产虽是一个小国的执政大臣,却也是一位人人敬畏、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治国有方、颇有外交手腕,在他的治理下,郑国得以在诸侯混战的夹缝中生存了432年而安然无恙。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子产的故事,公元前565年,郑简公初登君位不久,郑国攻打楚国的附属国蔡国,俘获了蔡国司马公子燮,大胜而归。当时子产之父子国为相,郑国举国欣喜,年方10岁的子产对此十分忧虑,他对父亲说:“国人都以获司马为喜,吾独以为忧。小国无文德,却有武功,祸莫大焉。蔡是楚之附国,如楚人来讨伐,怎生对付?从楚则晋国有意见,从晋则楚问罪。如两国皆不从,则晋楚一起加兵于郑,郑能抵挡得了吗?以我看来,从今往后,郑国将会有四五年不得安宁。”晋国大夫子宣听闻后,大加赞赏,逢人就说:“郑国无人,只有子产,子产不为相,郑国必亡。”
子产执政后,采取先德行后威猛的方针。他阐述执政方针时说:“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既思其始又虑其终,朝夕而行之,行为不越轨,如农民之种地,如此,其过错就少了。”为了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子产就在都城的郊区设置了乡校,让老百姓在那里集会,任意评论朝政。一些人对新公布的政策评头品足,有的还说得十分激愤,说话很不好听,引发了很大的舆情。他的手下然明请求撤销乡校,子产说:“为什么要撤销?他们议论得对,我就改正自己的不足,他们讲的不对,我引以为戒,亦是吾师。我听说过,只有忠善才可止怨,不闻靠作威可以防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让老百姓发表意见,让他们有一个发泄的渠道,这于双方都有好处。”
范宣子,名士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家先驱。在协助晋悼公恢复晋国霸业的过程中,范宣子充分显示了其政治才能。公元前560年,中军将荀罃卒,按惯例应是他升任其职。但他认为荀偃经验丰富,比他更适合任中军将。范宣子主动让贤,对于晋国荐贤重才风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元前554年,范宣子继任中军将,执掌国政。公元前550年,从晋国流亡到楚国的栾盈潜入晋国,在齐国的配合下发动了倒范行动,被范宣子杀死,尽灭了栾氏党族。范宣子剪除栾氏党族的行动,避免了晋国的一场内部恶战。范宣子的历史功绩还突出体现在刑法建设方面,公元前550年,范宣子在以往晋国法典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部刑书,即《范宣子刑书》,它是晋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从国家总法中分离出来的刑事法规。公元前513年,晋卿赵鞅、荀寅才把范宣子刑书铸在鼎上,公布于众。晋国的刑鼎和郑国子产所铸的刑书,被公认为我国成文法的最早公布。
本文开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也需要经济基础和经费支持,于是范宣子在执政之初积极开源节流,不断要求弱小的诸侯国增加供奉的财物。对此,不但郑国难以承受,其他诸侯国也议论纷纷,意见很大。于是,子产利用郑简公朝聘晋国的机会,“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子产这封规劝的书信,妙处不是危言耸听的高论,也不是用据理力争的论辩手法说服对方,而是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说话,指出大国赖以不坠的是“令名”“令德”,反复说明“重币”与“轻币”的得失关系,以重笔调写“重币”之害,以赞叹的口吻突出“令德”与“令名”在大国崛起中的重大意义,“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还引用《诗经》“大雅”和“小雅”的诗句作证,指出晋国这个天下盟主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立国之根本:“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最后,子产振聋发聩地呐喊:“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同时,还以“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明明白白地给范宣子敲了一记警钟:贪贿必然招祸害,切莫因为短视近利的“重币”政策,一味剥削压榨诸侯国,而动摇晋国的霸主地位,也不要因贪心而自毁前程。
范宣子执政除了果断行事外,还善于听取批评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和政策失误。他读罢子产的来信,出了一身冷汗,认为子产说得非常有道理,马上起身对送信的子西行礼并说:“我真蠢,没有考虑长远,子产的话,我一定牢记在心。”范宣子欣然接受子产的建言,诸侯贡物因而减轻。“宣子悦,乃轻币。”从这以后,子产声名远播,政治地位不断提升。范宣子欣然纳谏,也名垂史册。
本文也启发了我们,我们在劝说他人时,若诚心地从对方的利益出发,那么我们的说服就会很容易地被他接受。我们如果能够在做事情时,站在对方的立场来分析问题,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有一次租了某家酒店的演讲厅用一周时间来讲课,由于演讲很成功,大受欢迎,门票非常卖座。第三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3倍。卡耐基马上与酒店总经理进行交涉。虽然他非常气愤,但还是冷静地说:“我接到通知,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因为你是饭店的总经理,你的职责是尽可能使饭店获利。”紧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租金升了3倍,我负担不起,我只能离开。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者,而他们因为来听我的演讲而光顾贵饭店,是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宣传广告。他们都是贵店的潜在客人。那么,你看,哪样更有利呢?”卡耐基就这么几句话,这位总经理就被说服了,决定不再涨价。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成功,在于他能抓住酒店经理的心理,首先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做”,他完完全全地站在这位酒店经理的立场上看待和分析问题。接着,他又站在这位经理的角度上帮他算了一笔账,紧紧抓住了经理的心理预期:盈利。升租金可以盈利,我的听众——“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者”也可以让酒店盈利,使这位酒店经理心甘情愿地把天平砝码移到卡耐基这边,不得不无条件答应了他的诉求。
作者:麦和幸
责任编辑:雷满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