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2023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也提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落实,县镇村都是在一线,都是责任主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址山乡情将推出“党建引领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示址山镇各村在党建引领下,乡村发展的新举措、新变化,记录农业农村的农业科技改进,乡村特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成果,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坚定朝着农业强国的方向前进。
址山镇昆中村历史底蕴深厚,著名的龙湾龙舟就出自昆中村,一百多年来,龙舟竞渡的体育活动孕育了龙湾人团结奋进的风貌,形成了独特的龙舟精神,融籍着村民,凝聚着海外乡亲,激励着后人。正是在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影响下,近年来,昆中党群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 和改善村容村貌中,为助力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
优化党员结构,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昆中村“两委”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在培养、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鼓励在职村干部报读学历提升班;注重培养后备人才,积极吸收优秀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后备干部。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要发展先修路,农村道路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礼龙线(Y886)作为昆中村民出行的主要干道,连接址山镇两个工业园区(东溪工业区及大营工业区)道路,已在2021年11月完成验收,为使道路设施更加完善,2022年对村道两旁的设施进行完善,包括对龙盛村口硬底化后铺沥青,原信社安装水管、井盖、硬底化、铺沥青,岗顶村鱼塘边安装护壁,环安村修建垃圾收集点,双龙村修建垃圾收集点、加装护栏、减速带、反光柱等,工程总投入为18.6万元。后投入约1.54万元更换石仁至石北路口路段路灯线路,投入约1.6万元完成址山镇昆中龟山至庆福道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
此外,昆中村还投入约1.6万元翻修华龙村水利渠,投入9.4万余元新建三面光排水渠、新建硬底化路面2幅;昆中东升村前鱼塘下围基出现崩塌,雨水期间出现水浸,严重影响村民财产安全,投入约3万元建设挡土墙。
△岗顶村道路硬底化后铺沥青
△在昆中环安村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昆中村还制定一系列措施:一是以提升村容村貌为抓手,重点围绕村周边主要道路、村内小巷、河沟、田间地头等区域,彻底清除“三堆五垛”、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二是提升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特色党建助推文明养成,完善“好商量”办法,加强社会治理,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美丽乡村建设宣讲,树立典型榜样,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乡风,让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三是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带头,动员村民小组长、杰出乡贤牵头,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小组公共厕所100%覆盖;投入26万元建立昆中村保洁队,建立健全村级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监督考核方案,长效管护下辖19个村小组。
△村书记讲党课
完善乡村配套设施,提升昆中宜居环境
探索乡村公园建设、形成美丽宜居乡村,是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提升我国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途径。2022年昆中在上级支持下投入370万,在昆中村西迎建设观龙公园,共内设篮球场、依水廊、健身跑道、现场水景、绿化广场等,并带有休息座凳、健身器材、趣味滑梯等,预计在2023年完工投入使用。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促进全民健身,观景桥作为乡村的主要开放空间,不仅是乡村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传播党和国家政策、乡村文化和展现乡村风貌的场所。
△观龙公园木栈桥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