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百年党史中恒久的话题。在培育优良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立起了标杆。对党员群众来说,加强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纯正党风、带动民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培养时代新人、红色传人。
为全面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家风,把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传承好发扬好,5月16日上午,沙坪街道群众党史大课堂第十七讲“忆党史,传家训”在杰州村家风家训馆旁的榕树下拉开帷幕,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出教室,“亮”于市井,更接“地气”,本次活动吸引了50余名村民参加。
本次党课邀请了85岁的老党员胡炳伦同志为大家带来微党课。胡炳伦同志是一名拥有63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出生于革命的年代,少年便立志爱国爱党,曾在广东省军械技术学院地炮教研室任7级教员,党性修养强,曾获一次国家二等功和四次三等功,亲身、亲眼见证着中国在党的领下,人民生活发生了地覆天翻变化,逐步实现美好生活,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出版著作《家教新编》《齐家贤文》《传承》等,本着“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原则,巧妙地从历史故事中汲取精华,从新时代的角度上探讨家庭教育。
在本次课堂上,胡老师结合丰富的工作经历,从百年党史故事出发,讲述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的红色家风,让党员群众在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的同时,传承先辈的优良家风。期间,他围绕“望子成龙,贵在践行”这一主题,阐释了新时代的家风家训中,父母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想要构筑幸福的家园,家长必须身先必须躬行。
村民认真阅读胡老师的学习笔记
“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 胡炳伦同志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提到的重要话语,强调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引导村民党员群众认识到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重视起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起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本次课堂还设有读书展览角,将胡老师有关家风家教的相关书籍进行展出,供村民群众自由选读。课后,意犹未尽的村民围在读书展览角,认真翻看书本内容,并与胡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加深学习认识。
在老榕树下中听老党员讲忆苦思甜的故事和学习家风家训,大大提高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家被老党员那种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同时铭记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党员群众纷纷表示要以老党员为榜样,多为群众办实事,传承红色精神,不断砥砺初心,践行使命。
供稿:李思颖(杰洲村委会)、林洁玲
编辑:区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