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增强学习实效,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月14日下午,沙坪街道群众党史大课堂之第十六讲“共学党史,共忆初心” 在文边大村榕树头开讲,本次学习活动共分“五步走”,丰富的学习形式吸引了近30名村民参加。
第一步:榕树头听“古仔” 缅怀革命先辈
在榕树头底下,党员们搬来椅子围坐在一起,由老党员文明真同志进行授课,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党百年光辉历史,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鹤山“刘胡兰”—邓少珍的革命故事,大家都被革命烈士邓少珍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
党史课堂结束后,党员纷纷表示“街道组织在村门口让我们学到党史知识,更符合老百姓的胃口,在榕树头底下讲党课这种宣讲形式更接地气,我很喜欢,今天对党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我会深入学习党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热爱党,感党恩,跟党走”。
【故事链接】邓少珍,古劳维墩仁和邓胜旧村人,刘胡兰式的鹤山女英雄, 1944年10月参加中共中区特委组织的新会区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参军,由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派往高明大简交通站当站长。她尽忠职守,全心全意为部队传递文件、情报,掩护伤病员,出色完成任务。1945年1月,邓少珍烈士请假回乡与进步青年吕锡华结婚,在婚后第二天晚上接到组织紧急任务,她果断离乡并回到岗位上继续奋斗。1945年5月19日,大简村被敌军包围,她临危不惧,先安排伤病员撤退,继而烧毁机密文件,正准备突围时,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她被严刑敲打,但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时年仅25岁。
第二步:为群众办实事 突出学习实效
秉承着关心、关爱学子的优良传统,文边村党支部与鹤山一建党支部结对,共同上门慰问了贫困学生,鹤山一建党支部为贫困学生家庭送上了慰问金,文边村党支部为贫困学生家庭送上油和米,文边村党支部书记文耀明鼓励贫困学生继续求学,让贫困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党的关爱和温暖。
第三步:唱响红色旋律 传承红色基因
5月18日,文边村党支部组织了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体颂唱经典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家用洪亮的歌声、真挚的情感、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抒发着时代豪情。一首歌就是一段历史,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大家从红色歌曲中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从红歌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们爱国、爱党的红色情怀。
第四步:重温入党誓词 永葆入党初心
入党誓词是行动指南,是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不断重温誓词,谨记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有利于党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在重温红色歌曲经典后,全体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铮铮誓言诉说着爱党之心,体现了党员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
第五步:观看红色电影 回忆峥嵘岁月
5月18日下午,文边村党支部组织了20多名党员,在文边村委会二楼会议室观看了红色电影,从电影中深切感受到了那个热情澎湃、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期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沙坪街道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创新群众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拓宽党史学习载体,牢牢把握“党群同步”这个基本着力点,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路上与党史同行,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党史学习教育带到千家万户。
供稿:林彩兰(文边村委会)
编辑:区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