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刘鲁生率队前来我市调研河湖长制工作,先后考察了古劳水乡、沙坪河碧道及鹤山市治水教育展厅,调研了鹤山市及古劳水乡水环境治理和水经济建设工作情况及沙坪河综合治理情况,对我市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打造绿色水经济的工作做法给予肯定,认为我市将水环境与水经济融合紧密、成效显著,值得学习推广。广东省水利厅、江门市人民政府、江门市水利局、鹤山市人民政府、鹤山市水利局、古劳镇人民政府有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在古劳水乡听取水环境治理及水经济建设情况汇报
鹤山市沙坪河及古劳水乡
近年来,鹤山市坚持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活、生产、生态、生意相协同,依托万里碧道建设、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等,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一体打造,全面激发水经济新活力,构筑“以水兴城”新业态。其中,古劳水乡将水环境治理与水经济建设深度融合,打造“碧道+文旅”模式,大力发展水乡旅游景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聚焦生态保护,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古劳镇是水产养殖大镇,探索开展广东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对古劳镇5750亩连片鱼塘进行尾水治理,有效解决鱼塘排水污染问题。实施常态化河道管护等措施,镇政府每年投入约80万元河道管护资金对辖区内河道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的河道保洁,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近年来累计清理整治“四乱”问题10多宗,全面清拆侵占西江管理范围违法搭建房屋,清理违法种植作物和蕉树等,恢复河道原貌,全方位保障了河道水环境。二是坚持全流域治理,推动全域绿美建设。通过对连通西江和升平河的窦闸进行升级改造,加大窦闸的通水能力,对辖区内的河涌进行全面的清淤、疏浚,形成活性水循环,活化整个水乡片区的水质。建设7.5公里生态碧道,提升一河两岸景观风貌,将古劳围堤路结合建设,新建横海桥,改造双堤桥,改善村民交通出行条件。三是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全面激发水经济活力。积极推动“碧道+水乡游”,打造华侨城古劳水乡景区,开通6公里古劳水乡游船路线,串联起梁赞故居、古氏大宗祠历等历史文化资源点,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春节假期,古劳水乡旅游景共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当地村民从原来单一的务农、务工收入,拓展为土地与房屋租金收入、商业收入、产业收入、耕作收入、工资收入等多元收入,有效促进水经济发展。
调研组考察古劳水乡华侨城
游客乘坐游船畅游古劳水乡
在沙坪河畔,调研组步行考察了沙坪河“清泉如许”河滨公园及鹤山市治水教育展厅。2016年起,鹤山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以河长制为抓手,创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7.88亿元实施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全方位实施河道清淤清障、生态带建设、湿地修复、截污治污等系列工程,打造“三段“八景”,并结合碧道建设,对沙坪河9公里环河碧道进一步优化提升。治理后的沙坪河从以往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市民都掩鼻而过的黑臭河涌摇身一变为水清岸绿、景色秀丽的滨水生态廊道,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来河边散步、锻炼,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沙坪河碧道建设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沿线地价、房价升值,沿河两岸吸引了多家咖啡厅、饮品店等商户聚集,促进夜经济蓬勃发展,形成独特的水经济新业态。沙坪河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和“广东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鹤山市治水教育展厅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江门市科普教育基地”。
调研组考察沙坪河碧道
调研组考察鹤山市治水教育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