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江门鹤山的“茶韵飘香鹤山红,越侨风情醉乡村”成功入选!“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为推动茶乡旅游发展,促进茶产区三产融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和中国茶产业联盟2022年4月起面向全国联合征集“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经过全国各单位积极组织和申报,至截止时间,共征集“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137条,“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128条。
6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脱颖而出!
5月18日至19日,2022年度“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审评工作在线上举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邀请农业农村部等相关单位专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客观地对申报路线进行了分类、分项目评审。
经过申报资质初审和现场线上评审,评审专家一致同意“世界硒都古寨茶旅融合精品线路”“遗产揽胜·天福品茗”等30条线路入选“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魅力婺源·品味千年茶韵之旅”“天台云端茶源探寻之旅”等30条线路入选“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入选名单如下:
“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排名不分先后)
“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排名不分先后)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核心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茶产业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小农经济特色在乡村振兴中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茶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旅融合对弘扬茶文化,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茶旅融合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十里茶飘香,越侨风情浓,现在就一起来双合之侨茶管理区看看吧~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历史原因,三千多越侨在国家的安排下来到了双合(原合成华侨农场)这块土地上。40多年来,越侨民众在双合劳作、生息,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目前,侨民居住在侨山、长宁、鹤岭等十多个侨点,这些侨点环绕着原合成华侨农场,归属于侨茶管理区。
十里茶飘香
从双和公路合成加油站往双合政府方向或省道高铜线石头岭、鹤岭路段,沿途茶园连绵。得益于近年推行的“林相改造”工作,不少茶园少了林木遮挡,更显风采。
这里就是被评为广东省“最具生态价值茶乡”的双合“十里茶乡”。茶园以云南大叶种为主,基本都是侨民在打理。据了解,目前侨民种植的茶园超过1500亩。近年来,随着双合大力发展乡村游,茶园也成为双合乡村游的景点,成为游客们观赏茶园风光、体验摘茶乐趣好去处。
从归国开始,侨民便从事茶叶工作,至今仍然有不少侨民是“茶民”,他们种茶、采茶、制茶,成为双合茶产业的基本力量。
曾有一段时间,双合茶青低到4毛钱一斤,但近年来,随着双合乡村游的开展,双合茶名声越来越亮,畅销省内。水涨船高,现在一般茶青都要5元一斤,而春茶的话则在10元一斤左右,高的时候要15元一斤,甚至更高。侨民们通过种植茶叶能够获得较好的收入。
侨民还经营家庭作坊,自己种茶、采茶、制茶。近年来,侨民们茶品牌意识开始加强,出现了“侨益康”“鼎丰”“真斗”“侨金顶”“十里茶香”等茶品牌。
越侨风情浓
行走双合侨点,一股越侨风情便扑面而来。
让人感受明显的便是仿照越南风格建设的越侨居所,这些建筑普遍痩长,外观多用奶黄色。
侨民采茶时所戴帽子也是有越南风格的斗笠,这种斗笠以竹子作为胎骨、附上一层层坚韧葵丝编成的宽大帽子,并使用丝线固定,呈圆锥形,轻便好用,遮风挡雨。
此外,还有越南奥黛,也就是越南旗袍。穿上越南奥黛,女子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侨民们还带回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美食,出名的如越南春卷、越南肠粉、越南扣肉等。越南菜,以天然清爽居多,口味带酸、甜,清淡不油腻,就算是肉食吃起来也是非常开胃。
来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双合镇、鹤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缪燕萍校对/李敏泳监制/杨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