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龙口镇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建立了包括涉农、劳动人事争议、非公经济领域、婚姻家庭、建设工程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多元解纷机制,为依法精准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近期,龙口镇充分发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作用,有效化解了多宗复杂性矛盾纠纷,为民办实事排忧解难。
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村宅基地建房纠纷往往受政策、法律法规、历史形成等多种因素掺杂,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例如,龙口籍钟某(化名)多次重复投诉,反映邻居文某(化名)不符合“一户一宅”违规建房的问题。收到该投诉后,镇维稳多元解纷中心进行分析研判后,确定涉农纠纷多元解纷工作小组即时响应调处。钟某在投诉材料中对文某“一户一宅”存在质疑,文某生前丈夫名下有三间房屋,育有两子两女,其拆旧建新宅基地非其丈夫遗留下来的地块。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多元解纷小组多次到现场查看,向双方当事人深入了解情况,细心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多元解纷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根据调查情况充分陈述处理意见。多元解纷小组对综合后的处理意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处理意见合法合理。
经核查后发现:文某丈夫刘某于2017年11月死亡,刘某名下登记有三块土地,三块土地目前现状是其中两处房屋已由文某儿子继承并办理了不动产权证,另外一处房屋已不存在,根据相关政策,村集体有权收回该块空地。文某同村亲弟弟,生前是聋哑残疾人,未婚,一直由姐姐文某照顾其生活,弟弟于2018年死亡,由于姐姐文某是其唯一亲属,在办理了相关继承和公证手续后,继承了弟弟的房屋,并于2020年4月办理了不动产权证。2020年7月,姐姐文某到公安机关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由原来的地址迁到当前宅基地建房的地址。目前,该户口只有文某一人,且户内只有一处宅基地,没有发生其他过户和赠予的情况,符合“一户一宅”的情况。多元解纷小组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详尽向信访人钟某说明后,钟某心中疑虑释然,矛盾得以化解。
今年3月份,信访人陈某到镇维稳中心反映,某村委会没有给予其女儿分红的问题。该信访人多次去村委会反映无果,准备将村委会告上法庭。根据陈某反映的情况,镇多元解纷中心分析研判认为,可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可较大程度帮助陈某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解纷小组将意见向陈某表达了之后,陈某同意调解。
信访人陈某的基本情况如下,陈某原户籍地为广西,1996年婚后将户口迁入丈夫住址龙口镇某村。因二人感情不和,陈某和丈夫于2001年8月办理离婚,离婚后其和女儿的户口没有迁出。在今年村的征地补偿款分配中,村民代表表决时认为陈某已离婚,不同意分配其女儿征地补偿款。
为妥善化解矛盾,解纷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到村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普法活动。后村委会重新启动村代表表决程序,通过了同意分配陈某女儿征地补偿款的决议。目前,陈某女儿已领到征地补偿款,母女俩喜上眉梢,为多元解纷高效精准解决群众难事双双点赞。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多元解纷,及时发现、源头控制、精准调处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和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为辖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镇维稳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