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阳光明媚,走进龙口沙云村,只见连绵起伏的茶园上,一排排茶树生机盎然,仿佛一条条绿玉带延伸向远方。茶农散落其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沙云村结合我市提出的“以振兴鹤山茶产业为中心任务,打造鹤山茶叶产业园‘一核、四片、一轴、一网’空间结构和‘一核三区’功能分区”的总体规划要求,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始终秉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沙云村茶场始建于1968年,主要有沙洞、云南两大茶场。当时茶场规模500多亩,茶农由当地二十多名村民组成,又名上山队。茶叶年产量约3万斤,龙口供销社收购站统筹购销所产茶叶。随着国家体制改革,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分田到户,茶场于1983年停产。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龙口镇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有种茶历史的沙云村看准了做好茶产业的商机,在茶叶产业上狠下功夫。沙云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展生态茶业、拓展精深加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响亮品牌”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茶场标准化建设,以有效的管理机制把好茶叶质量安全第一关,建立茶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力推广无公害健康茶叶。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更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发挥好茶叶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当地引进“云南大叶种200号、紫鹃12号、福建中叶种金观音、黄金芽”等优良品种,茶叶品质明显提升,获得市场认可,“龙茶山庄”品牌口碑颇好。同时,沙云村充分发挥金融村官服务“三农”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做大做强茶产业融资“注血”。现在,沙云村有了金融村官的助力,种茶企业的资金保障渠道将大大拓宽,培育壮大茶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目前,沙云村茶场初期建成面积108亩,将按计划建设500多亩,大量种植优良茶种,预计每亩产值1万元以上。沙云村茶产业正向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茁壮发展中的沙云茶产业,不仅为村民增收致富,还在绿色生态发展、产业振兴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让沙云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内涵,实现了茶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茶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出更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