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古劳镇“啃下”农村学校教育设施提升这块“硬骨头”,学校建起运动场、修好停车场、硬底化道路等,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农村教育走向标准化现代化,打造乡村教育“升级版”。
一、建好运动场和综合楼,让学生拥有更多活动空间
此前,古劳镇连南小学一直没有运动场,学生们做早操和上体育课都要在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开展,不仅活动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影响旁边其他教室的学生上课。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早在2013年,古劳镇就将连南小学运动场建设及征地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镇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运动场征地问题。古劳镇还组成工作组,安排专人与连南村委会协商征地事宜。经多次协商努力,古劳镇落实了征地补偿等各项工作,对地块开展平整及主排水、挡土墙、围墙等方面的基建工作,并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基础工程,基础建设投入资金160多万元。
由于征收地块包含农业耕地,古劳镇国土部门积极协助整理相关资料,逐级向上报批土地规划调整、申请用地指标等工作,并于2019年上半年得到用地指标批复。随后,古劳镇迅速启动建设、立项、申报、审批等工作,并组成工作组,从学生安全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多次协商努力,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以便开展后续征收土地事宜。古劳镇再次投入超过500万元,于2019年10月11日正式动工建设连南小学运动场,并修建一条通往运动场的临时道路,避免施工车辆进入校园。运动场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1条200米塑胶跑道、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等,预计下学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文化教育是校园教育核心之一,必须要有相关场地。为解决连南小学场室不足的问题,古劳镇还租赁连南村委会旧址,投入近140万元,新建了4层高的综合楼。目前新综合楼已完工投用,预计从下学期开始,该校每年招收的新生数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个班,初步解决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此外,连南小学2020年将扩建音乐室和美术室,并结合场室,开设篮球、足球、书法、编程等培训班。
▲连南小学学生在新综合楼前快乐奔跑
二、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畅通上学放学接送路
连南小学位于古劳镇三连工业区东面交通要道旁,面向三连公路。随着三连工业区加快发展,加上校外停车位较少,连南小学门口路段的车流量不断增大,交通日趋繁忙,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2019年初,古劳镇租赁连南小学门口附近16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投入90多万元,建设了校外停车场。目前停车场已经基本建成,可以投入使用。学校在食堂旁开了侧门直通停车场,放学时,家长在停车场等候,学生从侧门进入停车场,实行“人车分流”。作为一个缓冲区,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学校门口的车辆拥堵状况,助力安全校园建设。接下来,学校将在停车场设置标志导向牌,种上细叶榄仁,将停车场景观化。
在古劳镇,与连南小学一样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的,还有龙溪小学。龙溪小学位于古劳镇中心,学校门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狭窄村道,道路左侧是一个废弃水塘。随着该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车承载人数增加,进出道路时“危机四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古劳镇领导调研龙溪小学期间,获悉进校主要道路通行不畅问题后,迅速召集相关部门,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发动乡镇企业捐款建设学校门口道路,得到鹤山雅图仕印刷公司捐资支持;镇村干部上门入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争取群众对道路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在古劳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同心路”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50万元。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2019年9月,这条逾百米长的“同心路”顺利完成征地、拆迁等工作,实现了水泥硬底化。现在,“同心路”成为通往学校的主干道,家长们不用再绕道到学校。目前,施工队伍正在进行“同心路”配套工程建设,在道路两侧设置栅栏,铺设草皮,利用草地进行埋管,设置污水处理池。下一步,还将开展亮化改造工程,安装路灯。此外,2019年9月,古劳镇拆除了龙溪小学门前的古劳村委会旧办公楼,重新铺设水泥地面,在两侧安装护栏,划分为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区,学校门口焕然一新。
▲龙溪小学“同心路”干净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