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21年江门市“520”人才节鹤山分会场活动之“建党百周年,百名人才行”暨鹤山人才公园、“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以及鹤山市人才政策发布仪式在鹤山人才公园(共和生态公园)举行。林贤进、聂加伟、冯细就、冯伟华等鹤山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江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宋岩以及鹤山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各界人才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参加活动】
【鹤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聂加伟致辞】
仪式上,鹤山委副书记、市长聂加伟致辞表示,随着此次人才新政的发布,鹤山配套出台了近20个政策文件,涵盖了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各类补贴等方方面面,贯穿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全过程,努力让鹤山成为各类人才的“向往地”、实现人生价值的“落脚点”。
建党百周年 百名人才行
当天,与会百名人才代表还在鹤山人才公园(共和生态公园)开展了“人才健步行”活动,并种植了“人才林”。随后,百名人才代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同唱一首红歌”“重温一段党史”“诵读一首红诗”“开展一次党史知识答题”等“四个一”活动,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开展“人才健步行”活动】
【同唱一首红歌】
【重温党史、诵读红诗】
【种植“人才林”】
鹤山人才公园简介
鹤山人才公园是以共和生态公园为基础进行升级建设,是江门市首个镇级人才公园。在公园的功能设计上,突出尊重人才和服务人才的理念,将人才景观建设与实用功能空间相结合。
通过打造“一湖”:即公园内中心湖区主景,“一站”:即建设“梧桐荟”特色人才驿站,“一带”:即人才元素景观带,包括人才路,人才桥,人才墙,人才林,营造浓厚的人才工作氛围,升级改造后将成为人才新的聚焦点。
【公园内中心湖区主景】
【“梧桐荟”特色人才驿站】
【左右上下依次为:人才路、人才桥、人才墙、人才林】
鹤山人才公园在满足原有公园健身、娱乐、休闲功能之外,更展现新时代鹤山尊才、惜才、爱才的良好社会风尚,成为鹤山又一个人才激励、教育的精神加油站!
延伸视点
鹤山工业城(共和镇):
党建引领人才工作,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鹤山工业城(共和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将党的建设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以“人才强基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人才发展新模式,为加快打造江门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鹤山市副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建立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动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由党建办牵头抓总,经发办、农办和公共服务办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科技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人才工作的新格局;强化镇人才科技办统筹协调。2020年,镇人才科技办累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16次,会商解决人才工作经费、人才重大项目等事项72条,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共和镇始终把人才发展专项投入放在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2020年共投入人才资金2111.6万元,进一步为各项人才工程、人才政策和人才项目落实到位提供资金保障。
深化“1+1+n”人才科技工作联络员制度。落实镇党建办和经发办联络员各一名,其他相关办公室及人才驿站和企业安排专人负责人才工作,组成“1+1+n”人才工作者队伍,实现组织发挥党管人才的作用,达到党建促企建。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壮大人才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组织团体人才服务作用,联合工业城非公企业党委、工业城商会、共和镇个协、共和镇龙狮运动协会、铁岗德彰堂醒狮团、铁岗曲艺社和来苏女子快板队等多个社会组织、工青妇党群组织组成人才服务联盟,形成专职队伍和兼职队伍互为补充的人才工作队伍,通过网格化规范化管理服务机制,将省、市各项人才科技政策和任务全面落实到基层、企业。
二、抓好人才引育
提升人才汇聚内生力
抓平台对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签订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县级合作平台,在共和镇设立水木深研鹤山城市创新中心作为实际性落地机构,进驻清华大学人才团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平台的引力作用推进园区人才引进工作,为地方政产学研合作树立了新标杆,目前已引进泓一生物医疗、鹤山福瑞医疗、OHMIO自动驾驶汽车、波粒新材料项目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科技企业入驻,吸引15名高层次人才到鹤山干事创业;世运电路公司与广东省科学院开展合作,成立江门市首家“广东省科学院企业工作站;动力博石公司与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度合作,研发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拥有180多项自主专利支撑智能装备项目研发。目前,共和镇新引进博士14人,硕士24人。
抓队伍建设,开展“本土人才培育工程”。一是配强“头雁”队伍发挥引领效用。通过村级换届选举,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学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优秀的“头雁”带领下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队伍良性发展局面;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人才资源优势,整合资源筹建莱苏集团股份合作有限公司,成功引入高端民宿项目,签订投资6亿元的来苏茶园乡村旅游示范景区项目合作协议,为全镇产业振兴树立示范标杆、注入人才活力;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所需,培育各类本土人才,包括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教育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培育农村种植致富能手、培育传统文化传承人,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抓技术支持,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建基地。投资2.56亿元建设鹤山职教园区,预计提供学位近4000名,并于明年9月投入使用,将为共和镇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型人才支撑;建成3000平方米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为园区内的人才技能提升、社会培训、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保障;二是以赛促培。举办共和镇工匠之星评选、职工技能比赛等活动,评选“工匠之星”22名、“技术能手”12名,展现技能人才风采,让更多技能人才得到锻炼和提升;三是校企合作。积极协调园区企业对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博盈特焊、运城新材料等一批高精尖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三、搭建创新平台
提供人才施展广阔空间
积极打造成为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标杆,2020年成功鹤山工业城创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各类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同频共振;出台《鹤山工业城园区企业创业创新扶持基金实施细则》,通过事后奖补、贷款贴息、租金补贴等形式,支持园区企业人才创业创新。
同时,深化校地平台、科研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合作进行校地共建科研基地,组织清华两院在读博(硕)士生到我市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有效实现产学研合作实效化具体化;积极推动世运电路、动力博石、东盛等企业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6家。
四、完善服务保障
营造人才发展优环境
落实人才服务载体,提升获得感。依托工业城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面积超2000平方米的鹤山工业城人才驿站,为进驻驿站的人才提供会议、培训、讲座、餐饮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依托人才驿站,积极开展招才引智、交流培育系列活动,2020年共举办人才沙龙、校地合作智力服务、乡村振兴对接活动、水木创·思享会、南国书香节等特色活动57场,营造爱才惜才尊才的良好氛围;依托人才管家,通过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库、企业人才需求库、产学研合作需求库,每月开展人才与企业直联工作,与入驻园区的人才进行常态化沟通联系,精准对接各项需求。
落细人才服务,解决后顾之忧。一是实施镇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制定《共和镇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定期走访服务,及时了解人才的困难和需求;二是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为落实人才安居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先后于共和镇畔山花园、时代春树里二期、鹤山创新中心产业空间楼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共331套,目前已完成建设226套,三是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出台《鹤山工业城(共和镇)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2020年共解决人才子女18人入读中小学,工业城幼儿园已落成启用,正在筹建工业城第一小学和职教园区建设,切实为人才子女上学解决后顾之忧;四是优化人才安居环境。投入超15亿元,新建体育中心、1600余亩的高尔夫球场、碧桂园凤凰酒店等五位一体商贸中心,加快完善生活、教育、文娱、商贸等配套,基础优势更加明显。
五、营造宣传氛围
形成爱才尊才好风尚
升级改造宣传阵地,提升宣传力度。升级建设江门市首个镇级人才公园,在公园的功能设计上,突出尊重人才和服务人才的理念,升级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人才新的聚焦点,打造充分展示人才风采的舞台。
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提升宣传深度。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依托企业、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共活动中心等重点场所平台,于每月21日鹤山市人才政策宣传日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宣传,营造尊才、爱才、惜才浓厚氛围。2020年,共开展宣传活动24场。
做好人才典型宣传,提升宣传广度。借助各级新媒体、电视台、报刊积极开展人才宣传工作,注重选取人才典型,通过制作事迹特辑、人物专访等方式,对广东省劳动模范李海生、“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李海娜等先进人才典型开展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
以“520”人才节为契机
工业城(共和镇)将继续贯彻
鹤山市“人才强市”战略
以党建引领人才工作
汇聚八方英才
共同推动鹤山高质量发展
欢迎您选择工业城(共和镇)
愿与您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